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和和约。”
    材料二:“日本投降仪式”

    材料三:1945年4月底,苏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标志着____________ 建立。此后,美英开辟第二战场,于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登上了欧洲大陆,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
    (3)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中期后,德、日经济都迅猛发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甚至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现象,而联邦德国政府却对二战法西斯的暴行有较清醒的认识。同样作为二战的战败国,两国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0112月考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材料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和和约。”材料二:“日本投降仪式”材料三:1945年4月底,苏军攻占德...” 主要考查您对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欧洲的联合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诺曼底登陆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后欧洲的联合
  •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是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性质:
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主义侵害和威胁,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法西斯的国家。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根本原因: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日益激化。具体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过程:
1939年美国调整“中立”政策,加强对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大西洋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3.影响: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
1.法国投降后,英美合作,开始抵制法西斯;
2.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开始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3.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联盟形成;
4.苏德战争爆发,美国凭借《租借法案》援助苏联;
5.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进行的一场登陆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对未来战争具有深刻启迪。

诺曼底战役胜利的意义:
1.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
2.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诺曼底登陆示意图:


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主要战役:
1.敦刻尔克撤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2.伦敦空战,粉碎了德国迅速灭亡英国的企图,是二战开始后,德国首次受挫;
3.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前奏,粉碎了德国灭亡苏联的企图;
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欧洲战场转折;
5.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
6.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转折;
7.诺曼底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8.柏林战役,歼灭德国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它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
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攻克柏林: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两次世界大战数据比较: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8个会员国。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


欧洲一体化特点:
1.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货币一体化: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3.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4.欧盟国家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


二战后的欧洲联合:
1.背景:
(1)经济:战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2)政治:消除战争的威胁,彻底消除法、德两国的矛盾;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必   须联合提高政治地位。
(3)历史因素:西欧各国在文化和价值上有认同感。
2.欧盟的发展历程:
(1)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
(2)欧洲共同体(1967);
(3)《马斯特里赫条约》(1991);
(4)欧盟成立(1993);
3.欧盟的性质: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4.欧盟成立的影响:
(1)有利于欧洲的经济发展,能有效的取消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
(2)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的概念,促进欧洲走向联合;
(3)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4)对世界的格局产生影响,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战后德国发展迅速的原因:

1.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实行非军事化;
2.政府积极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3.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4.联邦德国人民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5.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参加欧盟的主要国家: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任务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保护和维护环境。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办理业务。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货款,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研究扩大基金组织的作用,提供技术援助和加强同其它国际机构的联系。
3.世界银行(IBR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俗称,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其资金来自成员国交纳的基金和世界银行债券。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1955年以后,日本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1.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2.美国的经济扶植;
3.利用高科技成就发展新兴工业;
4.发展外向型经济;
5.积极发展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科技人才;
6.坚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二战后日本发展的原因:
1.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
2.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3.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4.积极培养人才,发展科技;
5.美国在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购以及战后扶植。

日美关系演变:
1.60年代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2.70年代建立政治伙伴关系;
3.90年代建立军事伙伴关系。
日本工业分布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材料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