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1)联系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在不同国家所认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作出如下论段:
    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2)联系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8年四川省高考真题政治材料分析题难度极难 来源:吴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 主要考查您对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 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含义: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理解国际关系: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1)复杂的国际关系。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 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应当遵循的义务。
①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②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实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要求: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国际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提示: 
(1)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对物质含义的理解:

①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②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
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探究世界的本质:


联合国含义:

英文缩写:UN,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用以取代国际联盟,去阻止战争并为各国提供对话平台。联合国下设了许多附属机构以实现其宗旨。到2012年为止,联合国共193个成员国,包括除梵蒂冈城国以外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


全面掌握联合国的有关知识:

影响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作用  ①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③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
中国与联合国 地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作用: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①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②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③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主张:中国倡导和支持联合国改革,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提醒: 
(1)联合国是政府间国际组织,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机构,更不是一种世界政府的形式。联合国不是为了削弱和取代国家主权,而是尊重和维护成员国的国家主权。
(2)联合国大:会是主要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的表决原则是:每一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程序问题由15个理事国中至少9个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实质性问题必须包含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理事国赞成票通过;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弃权不算反对),都可以否决该项议案,即每个常任理事国在实质性问题上都拥有“否决”权。因此这项原则又称为“五大国一致”原则。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