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不定项选择
    【选修3-5选做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最终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核反应堆不同程度损坏,向空气中泄漏大量碘131和铯137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随大气环流飘散到许多国家。4月4日,日本开始向太平洋排放大量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引起周边国家的指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福岛第一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核能来发电
    B.碘131能自发进行β衰变,衰变后生成的新物质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多一个中子而少一个质子
    C.铯137进行β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D.铯137进入人体后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其半衰期是30.17年,如果将铯137的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可以延缓其衰变速度
    本题信息:2011年模拟题物理不定项选择难度一般 来源:马凤侠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选修3-5选做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最终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核反应堆不同...” 主要考查您对

α、β、γ射线

β衰变

半衰期

核能的利用:核电站、核武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α、β、γ射线
  • β衰变
  • 半衰期
  • 核能的利用:核电站、核武器

各种放射线的性质比较:


β衰变:

β衰变方程:(核内)。

衰变:



半衰期:

1、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半衰期。
2、计算式为:,N表示核的个数,此式也可以演变成,式中m表示放射性物质的质量,n表示单位时间内放出的射线粒子数。以上各式左边的量都表示时间t后的剩余量。
3、半衰期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衰变次数的计算方法:

(1)根据β衰变不改变质量数,首先由质量数改变确定α衰变次数,然后根据核电荷数守恒确定β衰变次数。
(2)设放射性元素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由此可见,确定衰变次数可归结为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核能的利用:

1、核电站
裂变反应速度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人工控制,因此现在国际上的核电站都是利用裂变放出能量。核电站具有污染小、可采储量大、比较经济的优点,但是一旦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核废料处理也很困难。
2、核武器
核能首先用于军事上,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就是将核反应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作为武器的。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成为氢弹。


核电站工作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第一回路中的水被泵压入反应堆,通过堆芯时利用核反应放出的热来增加水的内能,水的温度升高。第一回路的水进入热交换器,把热量传给第二回路的水.然后又被泵压回到反应堆里。在热交换器内,第二回路中的水被加热生成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转。


发现相似题
与“【选修3-5选做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