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某地洪涝过后,水位降落和干旱,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荒地、革滩、引发害虫灾害。据此判断1~3题。
    1、材料中提到的“某种害虫”应为
    [     ]

    A、老鼠
    B、蝗虫
    C、松毛虫
    D、黏虫
    2、此种害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
    [     ]

    A、农作物众多
    B、害虫天敌少
    C、气象条件有利
    D、人类防害意识差
    3、近年来受此害虫危害较大的省区是
    [     ]

    A、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
    B、湖北、湖南、山东、山西、天津
    C、天津、上海、北京、重庆、山西
    D、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地理单选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勐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某地洪涝过后,水位降落和干旱,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荒地、革滩、引发害虫灾害。据此判断1~3题。1、材料中提到的“某种害虫”应为[ ]A、老鼠B、蝗虫...”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的生物灾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的生物灾害

生物灾害:

 蝗灾与鼠害是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此外还有病害和虫害等。

一、蝗灾

1、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早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早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先旱后涝,蚂蚱成片)
2、危害:
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蚌”。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3、防治措施:
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

二、鼠害

三、病害:

类型 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疤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
病毒发生原因 ①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人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危害 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我国农作物病害特点 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病虫害及其分布 ①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
②水稻病害: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水稻产区
③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棉花产区(黄河流域和新疆棉产区最严重)


四、虫害:


中国病虫害分布区域图:

蝗灾与旱灾、洪涝并称为中国农业三大自然灾害:



我国松毛虫分布图:


发现相似题
与“某地洪涝过后,水位降落和干旱,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