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礼情况
    新式婚礼情况
    1.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问名(互易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俗称“放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主要事项)
    5.纳彩(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娶亲
    7.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引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的图片,指出清末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指出新式婚礼比旧式婚礼的进步之处有哪些?(4分)
    (3)请你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
    领域
    表现
    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 ① 、轮船和 ② 
    通信工具
    邮政通信、 ③ 、电话
                  
    (4)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新旧婚礼情况对...” 主要考查您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
(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趋势: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发现相似题
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