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报灾罚俸六个月,一个月外降一级,二个月外降二级,三个月外革职。

    ——摘自嘉庆《大清会典》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商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的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 的法律为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提示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人及残疾人保险法,以保障工人权利。
    ——根据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 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政府备荒救灾制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欧美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材料三的法律出台的背景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黑龙江省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苑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州县...” 主要考查您对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空前严重的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政策调整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空前严重的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罗斯福新政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政策调整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一)措施:
1、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
具体表现为废除元朝行省制,在地方设“三司”,即
布政司:洪武九年(1376)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比布政使高。其后,布政使的职权渐小,至清代仅为督抚的僚属,专管一省的财赋和民政。康熙六年(1667)后,每省仅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为从二品官。布政司俗称藩司,布政使俗称藩台;
都指挥司:五代宋元时期即有都指挥使,均为统兵将领。明朝设都指挥使司,掌一省的军政;
按察司:唐景龙二年(708)置十道按察使,分察各地。开元二十二年(734)改称采访处置使,后又改为观察处置使。宋以诸路转运使兼按察,专主巡察,别有提点刑狱官。元置提刑按察使,后该为肃政廉访司。明朝仍建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一省司法长官。清朝沿用。又名臬司。俗名臬台、廉访。清末改为提法使。三司分别掌管军政、行政和财政,并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2、集中央权力于皇帝。
具体表现为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
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二)废除原因:
首先,明朝因为改革地方政治制度而加大了丞相的权力,导致皇权与相权矛盾进一步激化。
其次,胡惟庸擅权专恣成为明太祖加强皇权、废除丞相的借口。胡惟庸被杀是加强皇权的必然结果。
最后,宰相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三)结果:
①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二、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商议、决定军国大事的中央议策机关,其实权很大,使皇权受到限制。
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它与议政王大臣会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议政王大巨会议:清初,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电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南书房的设置: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十实际上参与机务,替t,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七人臣会议与南书房气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三、南书房的设置:

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休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实际上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力,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及对加强皇权的作用:

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权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值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内阁的设立: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宣宗以后 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表现、特点、作用:

1、表现
①明朝统治者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由皇帝控制。自秦朝以来在我国存在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和隋唐以来700多年的三省制度被废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皇权绝对专制的局面。
②明朝时期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内阁的地位虽然逐渐上升,权力越来越大,似最后的决策权仍然在皇手中。
③清朝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行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特点
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继承了前朝的一些措施,又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
②空前强化。皇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加强。
③体现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的时代特征。
3、作用
①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德定,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作用:在绝对君主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同时,绝对君主专制又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还导致了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全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包含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一、产生原因   
1.经济上,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二、兴衰过程   
1.萌芽于战国  
(1)内容: 
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  
(1)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  
(1)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 
(1)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2)特点:  
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  
(1)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2)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  
(1)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  
(1)内容: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三、进步作用和消极作用   
1.进步作用:  
(1)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国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  
(4)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范围内的传播。   
2.消极作用:  
(1)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也尖锐起来。危机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竭力压低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料和农产品价格,并向这些地区倾销工业品,殖民当局还增加捐税,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这就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印度国大党于1929年12月首次提出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口号,开展了第二次不合作运动。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惊恐万状的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形成英镑区、美元区、黄金本位区。
(4)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德国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要求取消赔款。美国担心自己在德国的投资和贷款安全,支持德国的要求。1933年协约国赔款会议宣布废除赔款,这就打乱了各国债务关系。法国宣布停止向美国偿还战债,英国等美国的其他债务国也效法法国,从而更加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及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
(5)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德、日、意这三个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起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德日意法西斯侵略国与一切遭受侵略、威胁的国家和人民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义,“新政”不仅不是法西斯主义,而且还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只能说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评价罗斯福新政:

(1)关于“新政”以及有关的政策和措施,当时在美国国内有人把它说成是“极权主义”,也有人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罗斯福的新政当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因为所有政策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即资本主义财产私人占有制本身;“新政”也不是什么极权主义或法西斯主义,新政的每一项重大举措都有立法依据,并无滥用暴力的现象。
(2)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就是在保证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和利用总统和国家行政的权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各种产业关系和利益关系进行大幅度调整,来确保充分就业、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全,使美国渡过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同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
(3)最重要的是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传统的自由企业制度,把资本主义推进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创造性地发展了资本主义,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它的实施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4)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是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一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的局面,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危机。

罗斯福新政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的作用:

(1)提供就业机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
(2)有长远而广泛的社会效益。
(3)“以工代赈”这种方式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自食其力,不是白吃救济,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保护了有自尊心的美国人。
(4)在劳动过程中,磨练了人的意志,使其精神不至于颓废,还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以上效果是单纯发放救济款所达不到的。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国家  模式  特点  内容  结果
英国  混合市场经济  ①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  
②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③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①1945—1979年: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模式形成),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国有化和福利制度 
②1979年后撒切尔政府 
法国 计划指导型经济   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①扩大国有经济成分 
②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对经济实行计划指导和调节 
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1990年,法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  社会市场经济  ①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②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①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②实现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③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开 
60年代中期,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日本  政府主导型经济  政府对经济干预远远大于市场经济  ①实施产业政策,促使资源流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引导企业决策和行为 
③采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 
1987年,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战后联邦德国能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

1、内部原因: 
①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局势比较稳定; 
③实行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⑤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2、外部原因: 
①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
②马歇尔计划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1、内部原因: 
①战后日本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日本战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2、外部原因: 
美国的经济扶持,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我国可以从联邦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经济的发展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1、注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政府注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 
3、注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正常秩序; 
4、注意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5、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6、注意学习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等。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