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 主要考查您对

克里米亚战争

“二一九法令”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克里米亚战争
  • “二一九法令”
  •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1、背景:(或起因)
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
转移国内矛盾。
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这个矛盾之发生,首先是由于这些强盗国家都想利用土耳其国力衰弱而占有它或奴役它。而且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及附近的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有经济上及战略上的价值。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必经之处,也是控制黑海与东地中海的咽喉。因此,欧洲列强都想控制海峡和君士坦丁堡。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一直想鲸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
2、双方:
俄国←→英、法
3、经过:
(1)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争夺战:(1854.9~1855.9)
(2)《巴黎和约》签署(1856年):
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规定相互归还所占领土,共同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关闭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中立化,俄、土不得在黑海拥有舰队和基地;比萨拉比亚南部划归摩尔多瓦。至此,俄罗斯丧失了在黑海水域的主动权。
4、性质:
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5、对俄国的影响:
(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6、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抗衡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从军事上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战前对形势判断失误,战略上树敌过多;
统帅部因循守旧,指挥无方;
战术呆板、落后,在对方火力加强的情况下继续采用密集的纵队队形;
轻视火力,装备落后,片面夸大刺刀的作用等。


克里米亚战争的其他影响:

1、对土耳其: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根据会议和约的有关内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领土完整得到欧洲的集体保证。这样使奥斯曼帝国得以延续数十年。对撒丁王国:撒丁的统治者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加入联军集团对俄作战,取悦于英法,特别是法国。这使撒丁王国在随后不久的完成意大利国家统一的战争中,赢得了法国一时的支持。  
2、对中国:克里米亚战争虽发生在欧洲,但其影响波及到中国。首先克里米亚战争使俄丧失了保持数十年之久的欧洲霸权,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然而战争并未给俄国以毁灭性的打击,于是战后沙俄开始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并把扩张的重点放在相对贫弱的东方亚洲地区。在1858年到1864年间,沙俄从中国割去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次,随着巴尔干问题的暂时解决,英法便把注意力重新投向中国,并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不久寻找借口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对欧洲的格局:克里米亚战争打破了欧洲国际力量的旧平衡,建立起法国拥有欧洲大陆优势的格局。这种新的格局基本上保持到1870年。克里米亚战争也是后来数十年欧洲大国之间斗争的新起点。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才导致欧洲出现另一种政治局面。


 “二一九法令”: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
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二一九法令”的签署:

1、标志: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
2、特点:
包含众多的一系列文件(共17个);
长时期、分阶段实施。
3、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物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口和器物买卖和交换。但是,地主对农民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如,根据法令的规定,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前,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和支配。
(2)经济: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赎买土地)
①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
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份地分配情况视各地而异,分别由不同法令规定。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被地主强占的土地,即所谓“割地”,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18%;在有些地区则达到20~40%。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②关于赎地的手续和实质。
农民的宅旁园地可以赎取,向政府交纳约60卢布的法定赎金,六个月后即可获得所有权。赎地须得到地主的同意,赎金数以每年6%的年利率加以资本化后得出。如,每年代役租为12卢布,则赎金为200卢布。赎地时,农民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部分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这样,作为赎金基础的并不是实在的土地的价格,而是资本化的代役租。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3)组织管理: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几个村社组成乡,管理听命于地主贵族中产生的调停吏。这样,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现在相当程度是处于地方贵族控制下。村社中还建立了连环保制度,监督农民按时完成各种义务。
(4)时间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工厂和铁路工人增加一倍多;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列宁曾指出: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2)掠夺性: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有关农奴反抗斗争的史实: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在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农民那么热切地期望在和地主维持旧有关系的两年期满以后会有新的法令颁布,以致这种期望大大阻碍了他们在拟订条例书时同地主达成协议。对农民说明这种期望是没有根据的,一切劝导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农民根本不相信地主会对他们作任何让步,也不相信仲裁员和地方当局的解释,怀疑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维护个人的利益;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根据所获的资料,1862年一年内,共有400处领地上发生了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在193处领地上动用了军队;其中93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4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了兵士,44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2年的报告书节录
1863年一年内共有386处领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其中有1/3的领地动用了军队;30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11处领地上的农民袭击兵士,39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受惩治者计有1280人,其中223人交法庭审判,26人被放逐到外省去。
──沙皇政府第三厅1863年的报告书节录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