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几种思想主张是在近代化探索中出现的,请你正确排序
    ①民主共和  ②变法维新  ③师夷长技 ④马克思主义
    [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本题信息:2012年湖南省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志超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几种思想主张是在近代化探索中出现的,请你正确排序①民主共和 ②变法维新 ③师夷长技 ④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③②①④” 主要考查您对

从“自强”到“求富”

百日维新

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从“自强”到“求富”
  • 百日维新
  • 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它具体包括经济工业化,即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在中国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政治民族化,即资产阶级的民族取代专制独裁。思想文化现代化,即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科学的思想取代封建思想。


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名称 近代军事工业 近代民用工业
性质 封建性企业 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特点 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式机器生产
资金来源:国家
管理:封建官僚
产品:由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有浓厚的封建性
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
资金来源:官僚、买办、商人以私人入股的形式筹集;
产品:除了供给国家和军队外,还投放市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管理:采取官商督办、官商合办的形式,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洋务运动:
1、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例如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2)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创办海军。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和福建水师。
(4)兴办新式学堂。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2、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3、失败的原因:
(1)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中体西用,维护清朝统治,布新而不除旧。(根本原因)
(2)顽固派的阻挠。
(3)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4)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4、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不能自救。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的失败:
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新旧势力的冲突日益尖锐。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肆搜捕维新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他新政措施全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戊戌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在中央,1898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并且控制了人事任免权,防止光绪帝破格提拔维新派。在地方,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变法外,其他各省官员都对新政犹豫观望,敷衍了事,并不实行。变法法令大多成为了一纸空文。
2.没有强大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更没有获得强大的武装支持。
3.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这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4.当顽固派准备镇压维新变法运动时,维新派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戊戌变法的影响: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了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这次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了资产阶级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德先生”和“赛先生”:
指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是五四运动重要的两面旗帜。其中:德先生Democracy意:“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Science意:“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性质:
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之后再文化思想领域反封建斗争的延续。
新文化运动前期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认为要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必须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须言之有物,不做无病呻吟。” 陈独秀提出“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的性质是:
后期是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1.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
2.新文化运动造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失败。
4.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积极努力。
5.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李大钊及其发表的文章: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几种思想主张是在近代化探索中出现的,请你正确排序①民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