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引起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下面是美国危机爆发后的相关情况,阅后请回答:
    材料一:著名的芝加哥律师唐纳德里奇伯大声疾呼:“有许多迹象表明,如果合法当局不采取行动,一种新型权力,也许是非法的权力,就会起而采取行动。”……繁荣总统变成了“饥饿总统”。“繁荣”消失了,“革命”好像“转过街角就是”。
    材料二:“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保证劳工有签订集体合同和组织工会的权利。…..这一法案的实施,使农民暂时得到好处,农民收入由1932年底的22.85美元增加到1933年底的29.93美元。……“新政”用于各种救济的费用共达260亿美元,占全部新政费用的74%,占联邦政府1933——1940年平均预算支出的二分之一左右,从而使饥民得到最低的生活保证。……给予工人群众一定的民主权利,工人的政治处境也得到改善;工会运动也从此活跃起来。
    材料三:在1936年总统大选中,罗斯福以压倒多数粉碎了美国法西斯组织的进攻,美国避免了法西斯化,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存下来。
    ——以上材料引自《罗斯福“新政”评析》

    (1)指出危机爆发后美国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克服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斯福总统的上述克服政治危机的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引起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下面是美国危机爆发后的相关情况,阅后请回答:材...” 主要考查您对

罗斯福新政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直到二战之前,美国已经很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

3R政策: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

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小资产阶级和下层群众的利益,使社会秩序逐渐稳定。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采用新的理论知道——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
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1929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生产力严重下降,金融业濒临崩溃,各大企业破产;
2.美国失业率极高,民众没有收入,生活困难。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发现相似题
与“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引起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政...”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