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我们)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 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三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实际上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苏联工业化存在着哪些严重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建华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 主要考查您对

斯大林模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影响: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2)消极影响:
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其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