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13分)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国际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材料三摘自《人民日报》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思想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4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怎样的贡献?(5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3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 主要考查您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
(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趋势: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发现相似题
与“(13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