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总结时说:“一个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
    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材料二 邓小平在全面、深入地观察了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的历史之后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
    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
    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三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
    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
    不可能的。”“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破坏得很厉害的国家,包括欧
    洲、日本都是采用贷款的方式搞起来。”“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
    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
    竞争摆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回答:
    ①根据三段材料,概括邓小平的主要思想主张。(不要摘抄原文)
    ②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践这些思想的。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总结时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 主要考查您对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及文革后国民经济的停滞,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必要性)。
2)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会议召开奠定思想基础(可能性)。
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可能性)。
2、内容:

思想方面 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 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政治方面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方面 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 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
 这次会议确实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它为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成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