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化学

首页
  • 问答题
    (1)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ⅢA族,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写出甲、乙两种元素符号:甲______、乙______.
    ②甲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
    ③甲元素的金属性(即原子失电子的能力)比乙元素______(填“强”或“弱”).
    (2)过氧化氢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2H2O2=2H2O+O2
    现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的甲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请给合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①实验目的:研究______(反应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现象:______(选填“甲”或“乙”)试管中反应更剧烈,迅速放出无色气体.
    ③实验结论______.
    本题信息:化学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ⅢA族,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①写出甲、乙两种元素符号:甲______、乙______.②甲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③甲元...” 主要考查您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因而分布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内做高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

电子层:

电子层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存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分别用n=1,2,3,4,5.6,7或K、L、 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得失电子能力)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 2),已达稳定结构,既不易失电子也小易得电子,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2)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其单质表现还原性。
(3)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获得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其单质多表现氧化性。
2.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显正价还是显负价及其数值大小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其一般规律可归纳如下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3)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2个,L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4)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K层,当K层排满后,冉排L层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层数相同而位置不同的电子层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小一定相同,如N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而不是32个电子(2×42=32)。


发现相似题
与“(1)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ⅢA族,乙元素的原子结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