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语文

首页
  •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
    ①人皆之  吊:______________
    父曰   其:______________
    ③其子骑  好:______________
    ④死者十九十九: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语文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极难 来源:蔡晓丽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问题。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 主要考查您对

造句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翻译句子

童话,寓言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造句
  • 文言实词
  • 文言虚词
  • 翻译句子
  • 童话,寓言阅读
造句: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就是用词语组织句子。
造句注意:
造句事项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积极向上;
2、不要有语病;
3、应短小精悍;
4、要求原创。
造句技巧:
造句通常也是在主题干的附加知识点上进行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读写和阅读理解能力.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
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
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
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
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造句笑话:
① 昨晚我和同学到快餐店吃晚餐,我们点了两个汉堡、「鸡块一粪」…
师评:好吃吗?鸡粪?(鸡块一份)
② 我认为自己是个品学兼「忧」的好学生…
师评:你是该忧了——不及格。(优)
③ 在「崎岖坎坷」的人生「康庄大道」上,我们要坚定方向…
师评:此路可继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之后,登上第九大奇迹。
④ 早上起床整里「遗容」后,我们到学校集合,搭车前往垦丁毕业旅行
师评:不知道你家是哪一家殡仪馆?老师一直都不知道…(仪容)

文言实词:
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文言实词特点: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一词多义;
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三是词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
虚词与实词:
虚词是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文言文常见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反之则为实词,也就是考试时经常考到的那些,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推敲实词含义方法:
1.文本迁移法
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
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
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
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
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
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文言实词释义九法:

解答文言文试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词、虚词学习,逐个落实词义、用法,进而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下面介绍几种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1. 从字形推词义。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分声符和意符两部分,其中的意符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
例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2. 从通假字推字义。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顺文句的一种障碍,但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
例如:“兵不顿而利可全”,把“顿”理解为“劳顿”,就成了“武器不劳顿就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意思显然不通,这时“顿”的意思就成了理解全句的关键了。这时,如果我们根据同音形似通假的规律,联想到表示“不锋利”意思的“钝”字,就可以将全句译为“(未经战斗)武器还很锋利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了”,句意就通畅明白了。

3. 根据词语结构推词义。
汉语的构词规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构词法就可以推断词义了。
例如:“民殷富而不知存恤”中“存恤”,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组。我们只要知道“恤”有“怜悯”之意,那么,“存”与之同义并列,就具有与“恤”有联系的“安抚”之意了。又如“存亡之理”中的“存亡”是反义并列,“存”就有“生存”的意思。

4. 按互文推词义。
互文这种组合格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
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殚”和“竭”是互文。如果知道“竭”的意思是“尽”,就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

5. 凭对文推词义。
在句中,如果表达的意思互为相反,其所用词语的一方对另一方就构成了反义。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知道“终日”与“须臾”。是反义对文,这样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了。

6. 凭上下文推词义。
这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
例如:缪贤对赵王称赞蔺相如时说“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中的“勇士”,如果解释为“勇敢”或“勇气”显然不妥,但如果联系到后面词语“有智谋”和他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来推敲,就可以推知“勇士”在句中是指“有胆识的人”。

7. 随文引申推词义。
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如果我们按词的本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词的引申义去考虑。
例如:“朝服衣冠,窥镜”中的“窥”的本义是从小孔或隙缝向里看,按这一本义显然解释不通,我们可以顺其本义联想而推断出是“照”的意思。

8. 填补省略成分推词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成分被省略,这无疑增加了理解句意的难度。
例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字意义难以落实,若在“奔”字后面补上一个“马”字,则“奔”字意义就可落实为“奔跑的马”,这样整个句子就文通字顺了。

9. 用析句法推词义。
在文言文翻译和理解中,可以利用对句法的分析来确定词类,再据词类去推求词义。这种方法,对解释跨几个类别的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虚词的作用较大。
例如:“信”字在“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从结构上看是在状语“难”和谓语“求”的前边,可以推断其词性为副词,这样就可以解释为“确实”的意思了。
上面谈的几种释义方法,在解题中可以根据题干和题肢的具体要求采用某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从不同的几个侧面加以反复推断,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实词和虚词:
从功能上看:
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份。
从意义上看:
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什么具体的意义,
如“的、把、被、所、呢、吧”,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
除此以外,实词和虚词还有以下一些区别:
(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2)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都有”,也可以组成“有人”“有进步”“有吗”。
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例如“吗”“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被”“也”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
(3)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
所谓开放类,指是的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
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文言虚词: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几类。与实词相比,虚词数量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却很高。
主要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于、之、则、者、与(欤)。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及用法: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 ,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八)表示目的关系。如: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③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四)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相当于"于"。
(一)在。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秋水》)
(二)对、对于。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三)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3.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进行翻译。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选择)

六、且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七、然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文言虚词的使用技巧:
1、 词性分析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
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如:“乎”:
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
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
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
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 温故求新法
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的虚词的用法。
4、 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如“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5、 语法切入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
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 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文言虚词小故事:
1.而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 ;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注释:
(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2.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注释: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
(6)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

3.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塞赋敛也。”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顿,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注释: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语气词,表感叹。
(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
(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8)句末语气 助词,表疑问。

 4.乃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注释:
(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
(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
(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
(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翻译句子:
使用现代汉语写出文言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主要考察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1)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
例如: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2)意译: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  
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①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
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例如:原文: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②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例如:原文: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  
            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③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洁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例如: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衰落。
           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
④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
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
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⑤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
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及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文言文翻译题易混易错知识点:
翻译文言文以直译为主, 以意译为辅,是翻译文言文的原则。
做到“字词一一对映,句式应有体现, 句子没有语病, 句意没有改变”。
但是, 由于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学生在答题时常在一些易错易混点上出错, 造成一些不应有的失分, 主要的易错易混点有:
一、专有名词, 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 遇到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 可不作翻译, 把它保留下来。
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 也不用翻译, 但有的同学偏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例: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错误译文:永乐人在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参考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错因分析:句中犯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永乐”是年号名词。

二、该译不译, 文白掺杂
在翻译句子时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 导致文白掺杂, 不伦不类。
例: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错误译文:当时陶侃为闲官,周访举荐他为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以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为妻。
错因分析:本句犯了该译不译,文白掺杂的毛病。句中“为”是动词,应译为“担任”,“以”为介词,应译为“把”。
参考译文: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三、今古异义, 以今义解古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 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有的已扩大, 有的已缩小, 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 有的词义已经转移。
因此, 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 切忌盲目替代。
例: “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错误译文:“我的弟弟,不同于夫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错因分析:此句中的“夫人”是古今异义,应为“众人”。
参考译文:“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例: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错误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就见到了自己的亲信。
错因分析:“亲信”应为“亲近信任”,犯了盲目地以含义替代古义的毛病。
参考译文: 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皇帝亲近信任。

四、脱离语境, 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 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 以免误译词语。
例: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错误译文:谥号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原因是,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错因分析:“所以”在文言文中可以译为“用来做什么”,也可译为“因为”。本句结合语境应为“用来做什么”。
参考译文: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五、该补不补, 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 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才完整, 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例: 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错误译文:我喜爱他,不会背叛。让他去那里学习,他就更加懂得治理。
错因分析:句子中省略了成分,翻译时没有补出,造成句子不通顺。
参考译文:我喜爱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那里学习(为政之道),他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

六、该调不调, 语序混乱
在古汉语中常用倒装句, 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 翻译时应调整过来;
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 但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 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 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例: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错误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向刘尚靠拢转移到江的南岸,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错因分析: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时就要调整语序。
参考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句子翻译点拨:
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
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一是意译,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
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
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四)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五)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
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
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
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

(六)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
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
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童话:
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寓言:
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特点:
篇幅大多简短;
主人公可为人,也可为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是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童话特点:
1.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2.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3.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
4.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5.它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
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
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
6.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的,不过,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样能够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快乐,让心灵纯净。

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合适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寓言:
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1、有所寄托的话
2、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一、从概念上看:
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
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汉书·叙传上》里的“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尽管文字简洁,但已形成有相对完整情节的简短故事,而故事本身又寓含某种深刻的道理,故堪为一篇典型的寓言。

二、从篇幅上看:
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三、从题材上看:
童话:多表现幻想世界,充满幻想色彩。从风霜雨雪到星辰日月,从花木草石到鱼鸟虫兽,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加以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如《渔夫的故事》。
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
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如《孟子》“揠苗助长”。

四、从体裁特点看:
童话:表现为形式多样,除用散文形式写的童话外,还有童话诗和童话剧。想象丰富,幻想奇特,抒情说理,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寓言:表现为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托古讽今,小中见大,突出讽刺性,注重实用性,讲究哲理性善于启发性。如《自相矛盾》。《刻舟求剑》。
童话:更多偏向于故事情节,童指儿童,面向的是更多的儿童能够听得懂故事内容,喜欢或讨厌故事的人物,培训儿童的基本正义观、是非观。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寓言和童话一样都是虚构的,但寓言更通的是通过故事告诉世人一些道理,对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面向的读者应该是比童话的读者要略为大些的。
比如《白雪公主》可能2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听懂;而《狐狸和葡萄》可能就要5岁左右的孩子才能听懂。


童话和寓言阅读:
阅读童话和寓言是一件既有趣又快乐的事,人们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儿童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奇特,更容易走进童话和寓言的世界,感受到故事的情趣。
一、童话的阅读方法:
1. 了解童话的特点和类型
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像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阅读童话,首先一点是弄清文章属于下面几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童话类型,这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拟人化童话:将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的“人物”。
②人物童话: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
③超人化童话: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属于一些超自然的、幻想的、想象中的形象。
④知识童话(科学童话):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其未来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
2. 正确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生活真谛
童话总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提示某种道理,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在阅读时,我们要通过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如《小青石》一文就是把小青石当作人来写,让它会说、会想、有感情,通过小青石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3.把握童话中的比拟特征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格化手法,童话作品常常把非人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比拟成人,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
这样,猫狗虎豹、花草树木、一沙一石进入童话领域就“活” 起来了,就成为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生灵。
因此,我们在阅读童话时千万不能独立的、静止地看待非人的有机物,而要把它们看做活生生的人。
4.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童话的幻想、比拟、夸张,还是它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折射于现实生活。
例如:社会上有冻死孩子的事情,才出现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童话;
世界上有虚伪的、自欺欺人的人,才出现了《皇帝的新装》那样的作品。善与恶、苦与甜,笑与哭等情景在童话里出现,无一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应。
因此,我们随作者进入了一个个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上天入地、喜怒哀乐的时候,决不能小视它的现实意义。

二、寓言的阅读方法:
寓言就是“寓义于言”在具体的故事里面寄托一些话,这些话是讲某种道理或教训的。一般来说,寓言的内容都是虚构的,篇幅上都比较短小。阅读时,我们根据其特点去理解寓言的思想内容。那么,寓言应该怎样来阅读呢?
1. 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寓言从结构上看,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作故事去读,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如《画蛇添足》故事的起因是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像,就把这壶酒给他;故事的经过是有个人把蛇画好后,见别人没画好,就给蛇画起脚来;故事的结果是画蛇添足的人虽然先画完,却没喝到酒。
2. 领会寓言的寓意
阅读寓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全文。
掌握艺术手法,体会寓言的生活哲理。除了理解寓言的寓意,还要根据寓言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
如把《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转换成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凭做假、蒙混度日的人;
把“滥竽充数”比喻为缺乏才干而混充行家,或是比喻拿次要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
3.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结构单一,情节新奇。
一般采用一事一理的写法,所以它的层次很清楚,还往往能唤起读着丰富的联想。
它经常借用拟人、夸张、讽刺等表现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寄托在寓言故事中。
因此,我们在阅读寓言时不要忽视对寓言的表现方法的理解,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塞翁失马》,完成问题。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