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法两国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逐步完成了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R、Q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_______ 现象, 容易产生决堤泛滥。
    (2)根据材料二,联系法国的葡萄生产条件,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法国葡萄酒闻名世界各地(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
    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法国旅游业发达,试列举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处)。
    本题信息:2008年山东省中考真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极难 来源:孙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法两国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 主要考查您对

黄河

中国的农业

法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黄河
  • 中国的农业
  • 法国
黄河: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
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近年来,黄河断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水库建设与管理,调峰济枯;另一面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增强节水,护水意识;同时要加快黄河上游“引长济黄”工程的论证。

黄河的优势:
冲积平原 黄河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形成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些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水能资源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已陆续建成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的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河南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灿烂文化 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根治黄河的主要方法:
1.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
2.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
3.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

黄河流域图:

黄河流域主要水电站:
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
公伯峡水电站:青海循化,2006年投入使用。
拉西瓦水电站:青海贵德、贵南两县交界处,尚在建设之中,是黄河干流最大的水电站。
中国的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林业资源: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畜牧业:
牧业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
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水产业:
水产业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1.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2.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3.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特点: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

基地类型

分布地区

商品粮基地 九大基地: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芝麻 主要在河南
胡麻 西北内陆地区
糖料作物 甘蔗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
甜菜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出口商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我国农业分布:
分布

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成因 这些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季风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好,属湿润和湿润地区,同时平原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地区差异 北方 南方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要量大米,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产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
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②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糖、油、棉等基地,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贯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方针。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1.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3.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4.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2.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3.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4.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尚比较低;
2.“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尚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
4.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我国渔业资源分布图:


我国畜牧业资源分布图:



我国林业资源分布:




法国:
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法国主要地理信息:
1.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
2.法国气候多样,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
3.法国经济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钢铁、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4.法国文化发达,近代以来成就显著,历史名人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雨果、巴尔扎克等人。
5.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颇多,著名的有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
法国地形图:


凯旋门夜景:

浪漫与时尚之都——巴黎
巴黎市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是世界瞩目的时尚之都,集浪漫、时尚、气质、素养于一身的城市。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塞纳河横穿巴黎市而过,使这个时尚浪漫之都更加浪漫,37座桥梁横跨在塞纳河上,夜间的塞纳河上的游船、桥梁、两岸的风景,让人疑似在梦中。巴黎的著名建筑和旅游景点都位于塞纳河的两岸,曾是法国皇宫的卢浮宫,藏品丰富,整整一天的时间都无法看完所有藏品,卢浮宫前的那个玻璃金字塔形状的建筑,更成为近年来备受世人瞩目的建筑作品;世界第一钢铁高塔——埃菲尔铁塔,精准的物理设计使得高铁塔屹立风雨中,在重大节日的时候,铁塔还身穿彩衣,焕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巴黎圣母院,虽然没有书中的卡西莫多,但是哥特式完美建筑,彩色玻璃中透出星星点点的光芒,让人不禁神往。除此之外,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巴士底狱遗址等都是了解、体验法国文化不错的地方。
巴黎素有“花都”、“世界时装之都”、“饮食王国”、“世界会议之城”等称呼的巴黎,是世界十大都市之一,是法国乃最大的城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浪漫时尚、购物天堂.这些都是形容巴黎的最佳词语。每年1月、7月的巴黎时装周,巴黎向世界展示最新潮、最时尚的时装设计作品,四大世界时装中心之首的巴黎,名副其实。


发现相似题
与“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法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