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

    材料二 下图是清末一位爱国人士所画。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肠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1)这三次贷款都以_______为抵押,为什么?清政府的借款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美国侵略方式与其他列强有何差异?
                                                                                                                                                                        
    (3)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4)有人为此画题诗日:“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苑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材料二 下图是清末一位爱国人士所画。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肠代表德国...” 主要考查您对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辽,门户开放政策)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辽,门户开放政策)
  •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 清朝晚期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 百日维新
  • 戊戌变法

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简称三国干涉)之事件,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罗斯、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

门户开放政策:

又称海约翰政策。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首先提出的对华政策。


各国列强反应:

1、俄国:
俄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早已对远东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夺得库页岛,更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企图在满洲与朝鲜建立势力范围,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因此,俄国与日本之争端势在难免。签署《马关条约》时,俄国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然则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令俄国有感利益受损。俄军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  
2、德国:
中日开战初期,德国反应冷淡。但后来德皇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德国应该染指东亚。早前俄国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换取俄国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  
3、法国:
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国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印度支那后,法国开始觊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  
4、英国与美国:
俄国与德国尝试拉拢英国,但英国认为马关条约对己有利,因为它规定中国开放更多条约港。而且,日本在华得到利益,可以阻挡俄国向南扩张。因此,英国在最后关头拒绝加入“干涉集团”。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寻求英美的帮助,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但英美不敢得失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华之势力坐大,因此双双宣告中立。
5、日本: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4月30日,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与大连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日本虽然战胜中国,但是中国的北洋水师也使日本海军损失不少。它希望英国会提供支持,但英国也只是建议日本接受三国的“劝谕”。在如此的外交压力之下,加上签署条约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是主和派,日本惟有在5月5日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10月19日,日本与三国达成协议: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而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11月16日,清廷赎回了辽东。

劝告内容:

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
“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三国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事件结果:

三国的外交胜利,激起了世界各大强国在华实现帝国主义的野心。1896年,俄国以迫日还辽有功,同清政府签署中俄密约。后来,密约泄露,列强争相迫使清朝划出势力范围、租界与租借地。俄国在1898年租下旅顺与大连两港口;德国则强占胶州湾。三国在事件中各怀鬼胎,反映了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紧张的欧洲国际关系。同时,事件也开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之端。日本是刚刚崛起的新帝国,却遭到如此的外交屈辱。因此,日本一直怀恨在心,谋求“卧薪尝胆”,大力鼓吹发展军事工业,期待报仇之机。1904年,日本重整旗鼓,偷袭俄国在旅顺的海军,引起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趁机派兵侵占胶州湾。其实,与三国集团相比,日本也未尝不是帝国主义的国家。三国干预仅仅是帝国主义引起的典型纷争。清政府虽然代表中国签署和约,却在上述事件中毫无发言权,默默让马关条约之条款剥削中国。事件激起中国知识分子对国情的反思,开启百日维新之先声。

实质:

日俄瓜分中国东北矛盾的激化。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
①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多次参与侵华活动;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实力比英国等国弱,难以单独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
②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工业强国,但军事力量还较弱。
③1898年美西战争之时,列强已在中国强占了租借地,划分了“势力范围”。为改变这种局面,为了分享西方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2)目的:
①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要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其目的是害怕中国由其他几个国家控制,使美国丧失在中国的利益。
②通过“门户开放”,美国可以插足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从而分享其他国家的侵略权益,达到“利益均沾”。
③企图用自己的经济实力逐渐占领中国市场。因此,力求缓和各国争夺的矛盾,在竞争中逐渐排斥其他国家,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3)结果:
①由于西方列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独占中国的地位,而且英国实力下降。同时,“门户开放”政策并不损害其他列强的利益,这就使帝国主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②美国利用“门户开放”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伐,影响越来越大。
③“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减少中国被瓜分的危险,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了。 

“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要求清政府增加偿还借款的本息;从1896年起,清政府每年要偿还外债本息2000万两白银,到1898年又增加到2500万两白银。
②各地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等,引发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2、措施:节支增收
(1)增额度: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
(2)降薪俸:降低官员薪俸;
(3)裁军节支: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4)增税收: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等。
3、结果:
①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
②封建官僚转嫁负担,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戊戌年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又达到一个狂潮。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被杀,突然出兵占领胶州湾,并无理要求租借胶州湾。愚蠢的清廷竟然邀请俄国舰队来到胶州湾,希望以此遏制德国,结果引狼入室,俄军趁机强占了大连、旅顺两港。1898年农历二月十一日,俄国向清廷要求租借两港二十五年,清廷被迫答应。接着,法国要求租借广州湾九十九年,并把魔爪伸向粤桂;英国要求继续九龙半岛的九十九年借约,更无理强行租借日本撤离后的威海卫;日本则向清廷声明:不得割让与台湾相近的福建省(伺机窥视福建);俄国更贪婪地祸及满、蒙、新疆。这样,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1)《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7年,德国公然派出舰队侵占中国山东胶州湾。沙俄租占旅顺大连湾,并将整个东北均置于其魔爪之下。接着,其他列强也纷起效尤,进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争夺独占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
(2)《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
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到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由此也可见维新变法风气在全国各地蓬勃的情况。


保国会:

保国会的主要发起人是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1898年4月17日,保国会在北京粤东会馆召开第一次会议,到会的官僚士大夫一二百人。康有为在会上演讲,历述帝国主义侵略日急,瓜分危机严重的事实。会上议定《保国会章程》30条。第一条说:“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名为保国会。”它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上海设两总会,各省府县设立分会,略具政党规模。后来,保国会又在北京嵩云草堂、贵州会馆开过两次会。康有为将《保国会叙》“榜于会所”,并说:“我四万万同气同种之胄,忍回视其奴隶牛马哉!”他主张“合群以救之”,“激耻以振之”,“厉愤气以张之”,“奔走呼救”,“以保一大国”(《保国会叙》)。梁启超也在4月21日演说保国会开会大意,说明“瓜分”危机,强调“合群智以讲求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二日《国闻报》)。保国会是御侮救亡的团体,它的成立具有爱国意义。保国会的规模比强学会大,后来列为“四卿”而参预新政的林旭、刘光第、杨锐等都是保国会会员。

戊戌变法:

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运动的高潮发生在1898年,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维新”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比较:

明治维新 百日维新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武装倒幕取得成功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维新派掌握了明治政府的实权 皇帝没有实权,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行之有效 未提建立君主立宪这个要害问题,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爪分中国的狂潮

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2、基本内容:

除旧 布新 作用 局限性
政治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没有涉及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制度局、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3、初步成果:(反映了……,有利于……,动摇了……)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定国是诏》: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戊戌变法:

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国际环境:
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国内环境: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
(3)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4)领导力量:
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
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5)改革途径:
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6)改革措施:
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
(2)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
思想基础:改良的维新思想的出现。
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这也构成了戊戌变法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力量薄弱;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阶级来源的新势力力量有限;
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封建势力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力量雄厚;
且朝廷中慈禧和光绪帝是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
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新势力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
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
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等等。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的意义: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爱国性;
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尝试,发展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和趋势
;变法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学说,抨击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就是促进近代思想的启蒙,就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