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地理

首页
  • 问答题
    读“中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N两地连线为我国人口疏密界线,该地理分界线的名称是______一线,结合学过的知识,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______.
    (2)图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______.
    (3)甲河流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乙河流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
    (4)字母A所示的山脉的走向是______,其东侧地形区是______(填地形区名称).
    (5)图中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省区中有陆上邻国的是______(填代号).
    魔方格

    本题信息:地理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中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MN两地连线为我国人口疏密界线,该地理分界线的名称是______一线,结合学过的知识,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的疆域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人口

中国的地形地势

黄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的疆域
  • 中国的行政区划
  • 中国的人口
  • 中国的地形地势
  • 黄河

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
1.临海:
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3.内海: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4.专属经济区: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中延伸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
5.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半岛: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6.岛屿: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90%的岛屿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中国疆域特点:
1.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2.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中国的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2004年,中国承认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

邻国名称 所属区域 与中国相邻的省 地理特征
朝鲜 东亚 辽宁、吉林 半岛国
俄罗斯 相邻部分属北亚 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蒙古 东亚 内蒙古、甘肃、新疆 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 中亚 新疆         均为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为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西亚 新疆 内陆国(目前世界热点)
巴基斯坦 南亚 新疆 临海国、与我国相邻的是克什米尔的巴控区
印度 南亚 新疆、西藏 临海国(重点国家)
尼泊尔 南亚 西藏         内陆山国,以喜马拉雅山与中国分界,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界
不丹
缅甸 东南亚 西藏、云南 临海国,怒江流入缅甸后为萨尔温江
老挝 东南亚 云南 内陆国,澜沧江流入缅甸、老挝后为湄公河
越南 东南亚 云南、广西 临海国
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中国政区图:

关注“南海危机”
在东海、黄海地区,我国与朝鲜、韩国、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国的钓鱼岛则仍被日本占据着。南海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目前,在南海地区,各国的专属经济区相互重叠交叉,我国的海洋权益受损最严重。目前,日本不但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蛮横,而且其海上自卫队走出国门,南下与东盟国家在马六甲海峡开展联合巡逻和联合军演,插手南海地区事务。近年来,印度的军事战略有所调整,以“控制印度洋”为中心,同时开始执行“向东看”政策。印度加紧建设远洋海军,并已经“东进”南海海域,与越南等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颇令周边感到不安。

三级行政区:
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
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中国最为重要的城市级别。截至2012年1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中国的直辖市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一样均为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因此行政地位与省相同;但是管辖区域与地级市相同,管辖区、县、自治县等。直辖市往往需要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

自治区:

自治区是一种行政区划名称。在我国成立初期对民族自治地方统称为自治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分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旗)三级。自治区的行政地位相当于省,为中国最高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自治区的设置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它们的实施都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

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有助于维持香港与澳门的繁荣和稳定。我国的两大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


根据地名特点的记忆方法: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海甘陕,港澳内台渝北天。
经济区划分法:
三大经济区
1.东部地区: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辽宁省(辽)、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福建省(闽)、山东省(鲁)、广东省(粤)、海南省(琼)、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台湾省(台),共14个省、市、区。
2.中部地区:山西省(晋)、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安徽省(皖)、江西省(赣)、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共8个省、市、区。
3.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重庆市(渝)、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西藏自治区(藏)、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共12个省、市、区。

大区划分方法:

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七大区的地理分布的说法,具体如下: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华东(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华中(湖北、湖南、河南)、华南(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下行政区划单位统计不包括台湾)。

我国行政区划的标准:

行政区划 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唯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行政区划因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而不同。
中国行政区划图:

我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的人口:
中国的人口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人口问题:
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中国的人口增长特点: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我国人口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1.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
2.城市化发展较快;
3.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4.老龄化进程加快;
5.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
6.家庭户规模继续减小。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1.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
2.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3.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
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
4.人口老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国人口有六个方面的特点:①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②城市化发展较快。③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④老龄化进程加快。⑤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⑥家庭户规模继续减小。
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中国地形地势:
1.地势: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

界线 主要地形 海拔

-- 高原、盆地 4000米以上

昆、祁、横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1000-2000米

雪、巫、太、大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2.地势意义:
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3.地形特点: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特点:
1.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2.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3.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4.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丘陵的利用特点:
1.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2.发展旅游业;
3.发展林业、畜牧业

四大高原对比

名称

位置和省、区范围

海拔

主 要 特 征

青藏高原

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

4000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内蒙古高原

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

1000左右

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黄土高原

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

1000-2000,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

1000-2000

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


四大盆地对比

名 称

位置与范围

海拔

主 要 特 征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1000

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500

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

3000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

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重庆境内

500以下

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三大平原对比

名 称

范围

主 要 特 征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以下)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

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多在50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

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10以下),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

三大丘陵对比

 

位置

风景旅游区

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千山

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地震、火山、泥石流的分布

名称

分布

地震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部青藏高原和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火山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泥石流

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
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
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中国地形多样化的影响:
1.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2.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3.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中国地形图(未包含南海地区):

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是风力沉积作用的产物。黄土层土质疏松,加上地面植被破坏,长期以来,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水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许多地方人民生活贫困。但这里又是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这里的人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开凿窑洞。窑洞冬暖夏凉,是很好的居住场所。
云贵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观旅游区。但是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被当地人称为“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黄河: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
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近年来,黄河断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水库建设与管理,调峰济枯;另一面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增强节水,护水意识;同时要加快黄河上游“引长济黄”工程的论证。

黄河的优势:
冲积平原 黄河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形成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些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水能资源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已陆续建成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的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河南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灿烂文化 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根治黄河的主要方法:
1.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
2.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
3.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

黄河流域图:

黄河流域主要水电站:
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
公伯峡水电站:青海循化,2006年投入使用。
拉西瓦水电站:青海贵德、贵南两县交界处,尚在建设之中,是黄河干流最大的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