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改错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
    材料三: 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1949年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至今
    8个
    23个
    16个
    62个
    148个
    请回答:
    (1) 在图一中两国领导人确定了什么原则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这一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在这期间双方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2分)
    (3)材料二与哪一次国际会议有关?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建国后我国的外交形势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本题信息:历史改错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周恩来材料三: 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 1...” 主要考查您对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含义:
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全方位外交政策:
1、背景: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党和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判断国际形势,对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适时调整。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由于普遍受到197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和徘徊的困境。国际形势向着“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方向转变日益明显。争取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有了客观可能。同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主观条件。
2、内容:
(1)把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确定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长时间的和平环境。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即不结盟。
(3)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高到突出地位,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划线,发展同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友好关系。
(4)中国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5)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6)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我国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发现相似题
与“(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