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该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

    材料二:山西省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材料三、五大国主要产值、资源消费指标占世界比重(%)
    国家
    GDP
    (2003)
    工业增加值
    (2003)
    钢消费量
    (2003)
    煤炭消费量
    (2004)
    石油消费量
    (2004)
    中国
    11.8
    22
    26.62
    34.44
    8.19
    日本
    6.6
    7.1
    7.94
    4.35
    6.41
    美国
    20.1
    16.5
    10.71
    20.31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本试题 “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16分)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该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 主要考查您对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世界主要的资源问题

    中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自然资源概述
    •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世界主要的资源问题
    • 中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的属性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分类: 

    1、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2、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如下图图示: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互相关系图: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化时代
    资源依赖程度 较强 减弱
    主要资源 气候、水、土地、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游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派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自然资谏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等石油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城市,金昌、铜陵、个旧等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自然资源:

    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它们是支持人类生存、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种。

    世界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淡水资源短缺
    1、世界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供需现状:
    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由于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以及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①世界可用淡水供应少
    A.在全球水储量中,淡水只占2.53%。
    B.所有淡水中99%难以直接利用。
    C.人类最容易获取的是江河湖沼中的水。
    ②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
    A.生产需求:工农业用水
    B.生活需求。
    ③各国各地各种用水量以及它们分别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差别显著。

    2、①世界淡水资源紧缺:
    自然原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全球水储量的2.53%是淡水,其中绝大部分是难以开发和利用的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在无人区或人烟稀少地区降水所形成的径流,也未能被人们利用。淡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水资源丰富。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总水量和人
    均水量都低。
    人为原因: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管理。世界总需求量增长很快。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生
    产发展以及其他社会用水量增多,供需矛盾突出。各国和各地情况不同。水的浪费和水污染严重。
    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

    (二)土地资源问题
    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地污染等。
    世界耕地的需求趋势:

    (三)矿产资源问题:
    世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以中国、美国、俄罗斯储量最大
    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①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占用大量农田、土地;对土壤、水源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②地下采煤造成地表塌陷。
    ③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大气污染;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
    世界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解决问题的措施:
    ①利用煤矸石或废渣回填采空区,开发利用煤矸石。
    ②对塌陷区土地复垦或搞淡水养殖
    ③加强管理,减少煤炭的露天堆放和运输过程中损失
    ④开展综合利用,对煤炭燃烧后的废气回收再利用


    我国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供需现状

    ①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全国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 12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2002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80立方米,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温带国家200()立方米中度缺水的上限。
    ②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a.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年内和年际变化很大,使我国不断发生早涝及连早连涝现象,加重了水资源调节利用的难度。
    c.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急剧增长
    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超过了水环境的承受能力。
    ③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程度及危害:

    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

    ①耕地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
    ②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增加。
    ④中低产田所占比重太大。

    矿产资源濒临耗竭:

    1、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2、我国矿产资源的紧迫性表现:
    ①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发现相似题
    与“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16分)读材料一到材料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