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完成1—3题。
    材料一
    2009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发表报告表明,2009年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口挨饿,为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亚太地区有6.42亿,非洲有3.67亿,拉美有0.53亿。下图为2005年亚洲、欧洲、北美洲(不包括墨西哥)的谷物进、出口量和生产量占世界的比例图。


    材料二


    1、与材料一中①②③三幅坐标图所示内容相符的是

    [     ]


    A、①进口量②出口量③生产量
    B、①生产量②出口量③进口量
    C、①出口量②生产量③进口量
    D、①生产量②进口量③出口量
    2、依据材料二中数据分析,上述四国巾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多的国家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

    [     ]


    A、热带雨林气候,空气湿热多云雾,利于茶叶生长
    B、热带季风气候,濒临海洋水汽充足,利于茶叶生长
    C、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
    D、纬度位置低,采茶期长,采茶历史悠久,茶园面积广,机械化水平高
    3、该国每年都从欧洲、北美洲进口谷物,则其进口的谷物中最可能的是

    [     ]


    A、水稻、小麦
    B、小麦、玉米
    C、大豆、高粱
    D、玉米、谷子
    本题信息:2011年吉林省模拟题地理单选题难度较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完成1—3题。材料一2009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发表报告表明,2009年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口挨饿,...” 主要考查您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变化。自然因宜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坡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


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与分布: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特征: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概况: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主要农作物、基本特征和主要分布地区如下表所示:
主要农作物 小麦和玉米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特征: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这类农业主要分布在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而又地广人稀的地区。其农场的面积一般都在几百公顷以上,大型农场可达数千至上万公顷,从而可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谷物生产,所以,有人也把商品谷物农业称为大农场种植业。其发展的区位条件如下表所示: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完成1—3题。材料一2009年10月16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