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生物

首页
  • 多选题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将软木塞的薄片放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了细胞。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对植物和动物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学说”。请回答下题。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下列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生物体细胞内含有染色体16对,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     ]


    A.16条
    B.32对
    C.16对
    D.8条
    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


    A.丹顶鹤
    B.山羊
    C.柳树
    D.变形虫
    本题信息:2010年江苏期中题生物多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将软木塞的薄片放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了细胞。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对植物和动物进行深入的研究...” 主要考查您对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单细胞生物的种类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单细胞生物的种类
  •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细胞学说: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学说的基本论点: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分裂:
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生长:
概念:刚刚形成的动植物细胞,体积都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构建细胞,从而使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这个过程叫细胞的生长。

细胞分裂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加倍,逐渐排列于细胞中央,然后平均分成两等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核就由一个分成了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细胞。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随着细胞体积的不断增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逐渐减小,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相对减小,不能满足细胞对营养的需要。

特别提醒:判定一个植物细胞是幼年时期的细胞还是成熟细胞,主要看其细胞质中液泡的数目,幼年时有许多个小液泡,成熟后只有一个大液泡。


辨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都是先进行细胞核的分裂,同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细胞核中。然后是细胞质的分裂,动物细胞在中央处横缢为二,成为两个新细胞,植物细胞在两个细胞之间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生物体的生长: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能长成大鱼。生物体能由小长大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通过细胞分裂,牛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通过细胞的生长.细胞的体积由小变大。细胞体积的大小和体积增大的速度都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植物生长在水分充足、营养良好、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细胞的体积就会明显增大,植物体的根、茎、叶生长迅速,植株高大,枝叶繁茂。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当农作物缺水时,应及时灌溉;当农作物缺少肥料时,应及时施肥。

定义:
   生物圈中还有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他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
     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最常见的是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常见的草履虫具有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对营养代谢起重要作用,小核主要与生殖作用有关。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因为能发酵糖类,也叫糖真菌。具有圆形、卵圆形、长形、矩形、哑铃状等各种形状。一般长2~3μm,宽1~10μm。营出芽生殖时,大小酵母菌连在一起,而成株状。酵母菌可以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落,多数不透明,光滑、湿润、黏稠,易被挑起。啤酒酵母是常见的酵母菌,多用于研究有关酵母菌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代谢途径,也是发酵糖类产生乙醇和许多有机酸、酶制剂的材料。酵母菌也可在缺氧环境中生存。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类酵母)。目前已知大部分酵母被分类到子囊菌门。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潮湿的含糖环境中,而在酿酒中,它也十分重要。而且猫吃了还会胀大,非常的危险。

变形虫:
    单细胞动物,分布很广。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它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伪足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也可以包围住食物,完成摄食的作用。痢疾类变形虫是寄生在人肠道里的变形虫,营寄生生活,能够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

衣藻单:
    细胞藻类,生活在淡水中。细胞呈卵形或球形,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个杯状的叶绿体。细胞前部偏在一侧的地方有一个红色的眼点,眼点对光的强弱很敏感。衣藻细胞的前端有两根鞭毛,能够摆动,因而衣藻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衣藻的全身都能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并且能够依靠眼点的感光和鞭毛的摆动,游到光照和其他条件都适宜的地方,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维持自己的生活。

眼虫单:
    细胞动物,细胞质内含有大量卵圆形叶绿体,其中含有叶绿素,有光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可以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身体前端有储蓄泡,鞭毛从储蓄泡孔伸出体外。在鞭毛基部有一红色眼点,紧贴着眼点有一膨大部分,是能接受光线的光感受器,所以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

疟原虫:
    单细胞动物,分布极广,遍及全世界,主要以寄生生活。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疟原虫能引起疟疾。在我国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最为常见,由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即疟原虫由寄生于疟蚊的消化道而进入人的血液,寄生于人的肝细胞、红细胞中。疟原虫对人的危害很大,它能破坏的红细胞,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严重减少而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也能伤害脑组织,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有核单细胞和无核单细胞:
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
     有核的如草履虫就是典型的有核单细胞生物。有核单细胞生物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还有细胞器。它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这是动物型单细胞。如果是植物型单细胞比如红藻,就是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它的细胞器就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叶绿体、细胞膜。

     无核的单细胞生物,虽称无核细胞,但并不是把核除掉了的细胞,而是E.H.Haeckel(1866)假定的在进化道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无核细胞质团,称为无核原生质团。以后P.J.vanBeneden(1875)把极体出现前一如在胚胞消失的(卵母)细胞,以及L.Auerbach(1876)对一般细胞分裂对细胞核消失的细胞团,也都应用了这一名称。

 草履虫的生活:

行为 方式
运动 依靠表膜上的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取食,消化 口沟取食,食物泡消化,具体方式如下:
口沟内纤毛摆动→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胞肛排除体外
呼吸,排泄 表膜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些废物和一些废物通过表面膜排出体外,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通过收集管收集,再由伸缩泡排出体外

草履虫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