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探究题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建立“满蒙新国”的阴谋未能得逞,转而迫使张学良就范。6月25日至7月19日,日本首相兼 外相田中义一三次训令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邓警告张学良,不得与南京国民政府妥协。8月4日,日本特使林权助到沈阳,以参加张作霖葬礼为名,阻挠东北易帜。他带来田中义一的信,信中反对东三省同关内统一,要求张学良实行“东北自治”。9日,林权助再度威胁张学良:如果东三省率行易帜,日本将采取自由行动。张学良当即申明自己是中国人,要以中国人的立场为出发点,以东三省的民意为定,坚决顶住了日本的压力。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局面。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 历史(1)》

    从文中你可以看出,张学良是在什么情况下易帜的?你是怎样看这件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探究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建立“满蒙新国”的阴谋未能得逞,转而迫使张学良就范。6月25日至7月19日,日本首相兼 外相田中义一三次训令驻奉天总领事林久...” 主要考查您对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东北易帜:
“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利用张学良制造东北“独立”,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毅然于1928年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史称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东北易帜”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9年4月23日),是中华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由以蒋介石为核心的中国国民党建立。1948年“行宪”后改称总统府,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独裁政府。

宁汉合流:
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武汉国民党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合在一起,史称“宁汉合流”。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建立了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南京国民政府,造成“宁汉分裂”的局面。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革命,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冯玉祥几次致电宁汉双方,解决党内争执。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国家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1927年4月18日
2、地点:南京
3、正式形成:“宁汉合流”
4、影响: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中原大战:
1930年春爆发的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1930年3月,阎,冯,桂三派蒋领联名通电反蒋,4月蒋介石下讨伐令,空前规模的军阀混战在中原地区全面展开。到9中旬,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率军入关,11月初,中原大战以反蒋各派的失败而告终。
发现相似题
与“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建立“满蒙新国”的阴谋未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