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数万同胞的生命,瞬间没于废墟和泥石之中。回答下面两题。
    地震发生时,映秀小学6年级女学生康洁逃生脱险后,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再次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抢救老师和同学。对少年英雄康洁的这一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她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②她富有爱心,是亲社会的表现
    ③她的人生价值因勇敢而闪烁光彩 ④人的生命是脆弱的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地震造成房倒屋塌,重建家园成为灾民的最大心愿。重建家园,应该发扬
    [     ]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延安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航天精神
    本题信息:2010年0103模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数万同胞的生命,瞬间没于废墟和泥石之中。回答下面两题。地震发生时,映秀小学6年级女学生康洁...” 主要考查您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与过去任何社会精神文明不同的崭新文明。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本质上属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文明,其成果为广大人民所享用。它不但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事业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形成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社会风貌,给物质文明建设以精神动力,并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其内部两大组成部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所以,它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高尚、最进步的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根本任务:
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文明单位证书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和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基本目标:
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
发现相似题
与“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