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3)题。

    (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3)题。(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 主要考查您对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过大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2)控制人口规模就是各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要转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要解决利用中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协调四大关系
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④ 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措施
①政府干预
②公共参与
③强化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不同阶段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的分析:

时期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采猎文明时期 崇拜自然:人类听天由命,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天命论”或“宿命论” 采集和渔猎。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天命论”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天命论”或“有神论” 人类大规模地改造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冶炼和制陶消耗大量木材;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等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征服论”或“人定胜天论”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向环境排人大量的废弃物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大气溢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生存
现代文明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人类逐渐认识到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和谐论” 逐渐抛弃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