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1)(5分)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把锂、镁、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融化成液体,然后在融化的金属中冲进氢气,使金属内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沫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失重条件下液态金属呈现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在失重条件下充入金属液体 内的气体气泡不能无限地膨胀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约束
    C.在金属冷凝过程中,气泡收缩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D.泡沫金属物理性质各向异性,说明它是非晶体
    (2)(10分)如图所示,上粗下细的圆筒竖直固定放置,粗筒部分的半径是细筒的2倍,筒足够长。细筒中两轻质活塞M、N间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空气,气柱长L=19.1cm,活塞M上方的水银深H=24.0cm,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N,使之处于静止状态,水银面与细筒上端相平。现使下方活塞缓慢上移,直至M上方水银的被推入粗筒中,求此过程中活塞N移动的距离。(设在整个过程中气柱的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相当于76.0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不计轻质活塞的重力。)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1)(5分)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把锂、镁、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 主要考查您对

晶体的微观结构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晶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的微观结构理论:

1.内容:①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是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整齐排列的。
②微粒热运动的特点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
2.各向异性:晶体在沿不同的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即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从而引起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
3.熔点:给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微粒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开平衡位置,使规则的排列被破坏,晶体开始熔化,熔化时晶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
4.同一物质的不同晶体:有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晶体,那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的规则在空间分布。例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它们有不同的点阵结构


发现相似题
与“(1)(5分)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