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段话,说明哪些防雷措施是有效的?哪些是可能遭受雷击的?并总结出防雷的原则.一天,雷鸣电闪时,人们采取了各种防雷措施:在空旷田野上行走的人,有的听到雷声,就把铁锹、锄头举在头顶遮雨;有的跑到较高处,打开雨伞;有的跑到远处的树林中,躲在树下;有的双脚并拢蹲下;有的平躺在地面上;有的躲进孤立的草棚、茅草屋、亭子内.在市郊行走的人,有的躲入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在没有避雷装置的室内,有的人把门窗紧闭,依然坐在电脑前学习、工作,不少人在室内靠近或触摸了室内的金属管道,如水管、抽水马桶以及通到家用电器的室内电气线路等;有的人把门窗打开,看外面的雨景(分别总结出三项有效防雷措施、五项可能遭受雷击的措施及三项防雷原则).
    本题信息:2012年专项题物理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张秀锦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话,说明哪些防雷措施是有效的?哪些是可能遭受雷击的?并总结出防雷的原则.一天,雷鸣电闪时,人们采取了各种防雷措施:在空旷田野上行走的人...” 主要考查您对

摩擦起电现象

安全用电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摩擦起电现象
  • 安全用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如下图。


摩擦起电的条件:
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类别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起电实质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电子通过直接接触发生转移 物体中的电荷重新排列

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

摩擦起电的原因:
(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2)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了等量的多余的电子。

补充: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原因是同种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
安全用电原则:
    对于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首先不要私拉乱接,私拉乱接是违反用电制度的,在安装电路上是不符合要求的,是容易出事故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换灯泡、擦灯泡的时候,应先将电源断开,不要用湿手、湿布擦灯泡,不要站在地上去擦,要站在木凳或桌子上去擦,防止万一开关失灵漏电造成触电事故,要特别注意安全。
了解几个电压值: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动力电压:380V。
家庭电路电压和动力电压都远远高于安全电压,所以禁止靠近或接触

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1.不管是人体触电,还是引发火灾,都是电路中的 电流过大造成的,因此从欧姆定律的角度考虑, 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电压越高越危险。因为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2)防止电阻过小,因为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如用湿手触摸开关和用电器、不该连接的地方错误连接造成短路时电阻过小。

2.加在人体上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低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是安全电压。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为380V,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可以达到105V,都远远高于安全电压。

触电及触电事故的处理:
1.低压触电:通常所讲的“触电”是指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触电一般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如下图所示。单线触电是人体直接触摸电源、火线或漏电的用电器等,使人体与大地形成回路。双线触电是人体的两部分(如两只手)分别接触到火线和零线,使人与电网形成回路。

 2.高压触电:最常见的是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间发生放电现象,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2)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3.触电事故的处理具体做法:一是切断电源,或者用一根绝缘棒将电线挑开,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二是尽力抢救。三是发生电火灾务必在切断电源后,才能泼水救火。在整个救护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自身保护,防止自己也触电。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一段话,说明哪些防雷措施是有效的?哪些是可能遭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