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居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现代人在“煤烟型”“光化学烟雾”污染后,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重要因素的第三污染时期。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毒物质主要有甲醛、苯、氨、氡四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苯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2)提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一条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10测定甲醛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滴定法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采用化学滴定法对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进行测定,如果你参与该研究课题,你采集甲醛样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碘量法是化学滴定法之一。碘量法原理为在碱性介质(NaOH溶液)中,碘转化为次碘酸钠和碘化钠,次碘酸钠将溶液中游离的甲醛氧化为甲酸钠;经适当酸化后,剩余的次碘酸钠与碘化钠又生成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数据除总碘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云南省同步题化学填空题难度较难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居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现代人在“煤烟型”“光化学烟雾”污染后,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重要因素的第三污染时期。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毒物质主...” 主要考查您对

电子式的书写

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

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

室内空气污染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子式的书写
  • 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
  • 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
  • 室内空气污染

定义: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为了简便起见,化学中常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小叉“×”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相应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H· 、Na· 、
(2)阳离子的电子式:不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Na+、Al3+、Mg2+
(3)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用 “[  ]”括起来,右上角标出“n-”:
(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5)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
(6)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的过程:
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结构式:

共价键中的每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根短线表示,未成键电子不写出,物质的电子式就变成了结构式。
例如:











书写电子式的常见错误:

 1.漏写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如:
2.化合物类型不清,漏写或多写“[]”及错写电荷数,如:
3.书写不规范,错写共用电子对如:N2的电子式为:,不能写成:,更不能写成:
4.不考虑原子间的结合顺序如:HClO的电子式为,而非。因氧原子需形成2对共用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而H、 Cl各需形成1对共用电子就能达到稳定结构。
5.不考虑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均写成8电子结构如:的电子式为,而非, 因中碳原子最外层应有6个电子(包括共用电子),而非8个电子。
6.不清楚A如型离子化合物中两个B是分开写还是写一块如:均为-l 价,Br-、H-已达到稳定结构,应分开写;C原子得一个电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需形成三对共用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不能分开写;氧原子得一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需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也不能分开写。它们的电子式分别为:


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

(1)烷、烷基:

(2)烯:

(3)醛、酮、羧酸

(4)苯、苯的同系物,稠环芳烃
 苯是一种平面型分子,当苯环上的H被其它某个原子取代后仍为平面型。当取代基为非平面型,整个分子也就变为非平面型。

(5)炔:因为C2H2为一种直线型分子:H-C≡C-H。所以它的卤代物C2HX、C2X2均为直线型分子:H-C≡C-X、
X-C≡C-X,丙炔CH3-C≡C-H分子中3个C和乙炔基中H共直线整个分子非直线也非平面型(含-CH3)

氧化还原滴定法:

1.特点: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对不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可进行间接测定。氧化还原反应较复杂,常伴有各种副反应,反应速度较慢,因此,氧化还原滴定法要注意选择合适条件使反应能定量、迅速、完全进行。
2.反应条件:
(1)滴定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定量反应,且反应完全,无副反应。
(2)反应速度必须足够快。
(3)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化学计量点。
3.若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极慢,该反应就不能直接用于滴定。通常采用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2)升高温度
(3)通过催化作用
4.氧化还原滴定法终点的判断
(1)自身指示剂如KMnO4滴定H2C2O4时,KMnO4既是标准溶液又是指示剂。
(2)特殊指示剂如用于碘量法中的淀粉溶液,本身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但它能与氧化剂作用产生特殊的颜色,因而可指示终点。
(3)氧化还原指示剂
5.高锰酸钾法
(1)基本原理和条件高锰酸钾法是以具有强氧化能力的高锰酸钾做标准溶液,利用其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来测定其他物质的滴定分析方法。强酸性溶液中 MnO4-+8H++5e-→Mn2++4H2O
注意:但酸度太高时,会导致高锰酸钾分解,因此酸度控制常用3mol/L的H2SO4来调节,而不用HNO3或HCl来控制酸度。因为硝酸具有氧化性会与被测物反应;而盐酸具有还原性能与KMnO4反应。
(2)测定方法:
①直接滴定法由于高锰酸钾氧化能力强,滴定时无需另加指示剂,可直接滴定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②返滴定法可测定一些不能直接滴定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
③间接滴定法有些非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不能用直接滴定法或返滴定法测定时,可采用此法。
(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①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市售KMnO4试剂常含有杂质,而且在光、热等条件下不稳定,会分解变质。因此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不能直接配制使用,通常先配成浓溶液放置储存,需要时再取适量稀释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标定使用。
②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常用于标定KMnO4的基准物是Na2C2O4。Na2C2O4在105℃~110℃烘干2h,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已标定过的KMnO4溶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重新标定。标定反应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4)标定时注意事项:
①滴定速度:开始时因反应速度慢,滴定速度要慢;开始后反应本身所产生的Mn2+起催化作用,加快反应进行,滴定速度可加快。
②温度:近终点时加热至65℃,促使反应完全
③酸度:保持一定的酸度(3mol/LH2SO4)。
④滴定终点:滴入微过量高锰酸钾,利用自身的粉红色指示终点(30秒不褪色)。
6.碘量法
(1)基本原理碘量法是利用碘的氧化性、碘离子的还原性进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I2是较弱的氧化剂;I-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碘量法可用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两种方式进行。
(2)①直接碘量法(或碘滴定法)直接碘量法是直接用I2标准溶液滴定还原性物质,又叫做碘滴定法。直接碘量法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直接碘量法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直接碘量法还可利用碘自身的颜色指示终点,化学计量点后,溶液中稍过量的碘显黄色而指示终点。
②间接碘量法(或滴定碘法)对氧化性物质,可在一定条件下,用I-还原,产生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I2。这种方法就叫做间接碘量法或滴定碘法。间接碘量法也是使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为终点。
③间接碘量法的反应条件和滴定条件
A. 酸度的影响:I2与Na2S2O3应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
B. 防止I2挥发的方法:在滴定前,加入过量KI(比理论值大2~3倍),减少I2挥发。
C. 防止I-被氧化
(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①碘标准溶液(0.05mol/L)的配制和标定
A. 配制由于碘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通常情况下,碘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法配制。配制0.05mol/L时,可取碘13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稀盐酸3滴与水适量稀释至1000ml,摇匀,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B. 标定:用三氧化二砷(As2O3)为基准物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②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的配制和标定
A. 配制:Na2S2O3溶液采取间接法配制。操作步骤:称取硫代硫酸钠26g与无水碳酸钠0.2g,加新煮沸过的冷水适量稀释至1000ml,摇匀,放置8~10天,滤过,备用。
在Na2S2O3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为了除去水中的微生物,用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配制。
第二、配制时加入少量的Na2CO3,使溶液呈弱碱性,可减少溶解在水中的CO2、O2和杀死微生物。
第三、将配制溶液置于棕色瓶中,放置8~10天,待其浓度稳定后再标定,但若发现溶液浑浊,需重新配制。
B. 标定:以K2Cr2O7为基准物,加入碘化钾置换出定量的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
标定方法为: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物质重铬酸钾0.15g,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溶解,加碘化钾2.0g,轻轻振摇,加稀硫酸40ml,摇匀,密塞,水封后在暗处放置10分钟,取出加水50ml稀释,用待标定Na2S2O3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剂3m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亮绿色为终点。
滴定反应为:

室内空气污染物:

CO、CO2、NO2、NO、SO2、尼古丁;甲醛、苯、二甲苯、氡
CO:与血红蛋白易结合难分离而缺氧,结合能力是O2的200-300倍
甲醛HCHO: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过敏性皮炎、免疫异常、中枢神经、致癌
氡Rn:无色无味放射性气体,存在岩石、土壤、石材中,可导致肺癌,隐性杀手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方法:

①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②禁止吸烟
③装修用环保材料
发现相似题
与“居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现代人在“煤烟型”“光化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