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问答题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本主义发展】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用哪一称号最能说明该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和欧洲第一位的分别是哪个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能抚平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根源在哪里?从中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4)在宪章运动中,英国工人提出的政治要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哪次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谁最早实现了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个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有人开始担心改革开放会使中国滑向资本主义。为此,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判断是非的三条标准,你知道这三条标准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四川省中考真题历史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亚杰(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资本主义发展】(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用哪一称号...” 主要考查您对

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的宪章运动

巴黎公社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

十月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的确立)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英国的宪章运动
  • 巴黎公社的建立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十月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074人。代表5900多万共产党员。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会议还通过了中纪委的工作报告,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十五大:
时间:1997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
1.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
2.指出邓小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高举邓小平主义不动摇。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3.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邓小平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
(1)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92年,党在十四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5)1997年,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生产,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由于以蒸汽机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特点:
1.英国生产力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
1.市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扩大了海外殖民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2.资本:海外掠夺及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3.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组织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4.技术:工场手工业技术的积累;
5.社会环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国内社会状况稳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原因:
1.工业革命提供的物质资料;
2.伴随着工业革命兴起的交通具提供纽带;
3.世界殖民体系提供保障。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以自由主义为原则,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与他国最惠国的待遇,逐步取消关税保护。通过基本准则的确立,使国际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熟。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及重要成就: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思想文化: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

 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早期三大工人运动之一。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在英国的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争取普选权的英勇斗争,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各国的工人阶级。


宪章运动的三个阶段:
1.1836-1839第一阶段,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并颁布《人民宪章》;
2.1840-1842第二阶段,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向议会递交请愿书;
3.1847-19世纪50年代第三阶段,受法国二月革命和经济危机影响,进步一请愿。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4年,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1836-194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的历程:
1.背景或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工业革命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力量壮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目的是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2.时间:1836—1848年间。
3.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英国宪章运动三次请愿失败的原因:
1.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资本主义统治根基牢固;
2.19世纪40年代后期,英国资本主义进入繁荣阶段,工人生活得到改善,工人阶级政治热情下降;
3.1848年欧洲革命被镇压对革命造成打击;
4.宪章运动是由工人阶级发起的,但工人阶级当时并不成熟,缺乏组织性和统一的领导。

英国宪章运动的影响:

1.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产生积极影响,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
2.对后来欧洲各国工人运动起到促进作用;
3.为以后无产阶级思想的形成及工人运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人民宪章》的6点要求:
1.凡21岁的精神正常,未犯过罪的男子均拥有选举权;
2.无记名秘密投票;
3.议会和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限制;
4.议员应领取工资;
5.各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选举名额;
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巴黎公社运动:
巴黎公社是1871年3月18日—5月28的暂时管理巴黎的无产阶级政府。普法战争失败后,拿破仑三世投降,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给普鲁士,与此同时巴黎宣布建立第三共和国,普鲁士不满于即得利益,继续炮轰巴黎,而新政府无意阻止反抗。这样,激化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工人阶级和中下层中产阶级的同资产阶级共合派的矛盾,1871年3月18日,于蒙马特尔高地起义,迅速占领巴黎,建立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最终于5月28日被反动政府残酷镇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国的共和政府。共和国采用议会民主模式并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共和国在第二帝国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镇压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垮台。第三共和国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意外地它正是法国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国,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巴黎公社时期颁布的主要法令:
1.政教分离
2.妇女选举权
3.在围城期间所欠房租的免除数以百计的
4.废除夜班制度
5.向在服务期间死亡的国民自卫军的未婚伴侣以及子女发放抚恤金
6.由城市当铺免费发还所有在围城期间被抵押的工人的工具以及最高价值20法朗的生活用品
7.规定公社委员最高(国民自卫军总司令)年薪不超过6000法郎

巴黎公社呈现出的特点:

1.巴黎公社是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产阶级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
2.巴黎公社的本质是工人阶级政权,一切决策都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但这些政策基本上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
3.巴黎公社所表现出来的自发性、暴力性、政治性是过去工人运动的继续;
4.它与过去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
1.从主观上说:
(1)由于当时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3月18日革命后,公社没有乘胜向凡尔赛反革命巢穴进军,消灭已濒于瓦解的梯也尔政府的反动军队,公社对资产阶级反革命活动的镇压不够坚决;
(2)在公社委员会内部,忽视必要的集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在宗派斗争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从而削弱了革命的力量。
2.从客观上说:
70年代初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小生产仍占绝对的优势,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巴黎公社运动给我们的历史经验:

1.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有着历史性先导的作用;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
巴黎公社运动局势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以电力和内燃机的使用为主要标志,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称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导致了列强开始争夺石油。)

机械化:
机械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运用电力或其他动力来驱动或操纵机械设备以代替手工劳动进行生产的措施或手段。利用机械设备但仍以人力或畜力推动而进行生产的,称为“半机械化”。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的重要途径。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
(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保障)
2.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基础)
3.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技术条件)
4.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经济层面:
(1)促进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产业布局发生变化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等兴起;
(4)生产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5)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层面:
(1)资本主义制度完善,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2)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3)各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开始对外扩张,瓜分世界殖民地;
(4)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
3、社会层面:
(1)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
(2)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现代化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展开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中国近代科技获得一定的成就。
福特T型汽车生产流水线: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的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对比:

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俄国二月革命以后,临时政府坚持参战,形式严峻;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要求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七月流血事件”后,形式更加严峻,无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十月革命最早在俄国发起的原因: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
2.俄国国内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3.一战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激化了社会矛盾。

十月革命的主要事件:
1.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2.1917年7月,在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大型示威活动中,临时政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形式变的越发严峻;
3.1917年11月,伴随着阿芙乐尔号上的炮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革命爆发后的次日凌晨,布尔什维克攻占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大本营,十月革命宣告胜利。


阿芙乐尔号:


攻占克里姆林宫: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

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通常也是指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它是指在现时代,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以及实时获取信息的这种特征,这在过去是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的。它和数字时代以及数字革命的概念有关。它是从工业化派生的的工业化革命的这种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以信息管理为主的知识经济,亦即信息化社会。

原子能科技:

原子能又称“核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如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在医疗卫生、食品保鲜等方面的应用也是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方面。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太阳能、风能等高新技术。
1、特点: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各领域之间的技术相互融合,同时产生多个边缘学科。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影响:
(1)社会生产力发生飞跃。
(2)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进一步增加。
(3)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同时造成一些环境污染。
(4)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趋势促使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和劳动者素质水平提高。
(5)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现在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科技水平实力,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第一台电脑埃尼阿克:


广州大亚湾核电站外景:


原子弹爆炸瞬间:

神舟号飞船: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迄今为止,神舟飞船共发射10次,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神舟5号),王亚平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神舟10号)。

发现相似题
与“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