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列举题
    根据提示列举:
    (1)中国近代旨在变法图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________________
    (2)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________________
    (3)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______________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
    (5)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
    (7)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毅然回乡办厂的清末状元是_____________
    (8)写有《海国图志》一书的清末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
    (9)译著《天演论》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_
    (10)中国第一个发明制碱法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
    (11)三民主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____
    (1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设计者是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黑龙江省期末题历史列举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根据提示列举:(1)中国近代旨在变法图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________________(2)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________________(3)中国近...” 主要考查您对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戊戌变法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状元实业家张謇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和《海国图志》,严复和《天演论》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 戊戌变法
  •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
  • 辛亥革命
  • 新文化运动
  • 状元实业家张謇
  •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 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和《海国图志》,严复和《天演论》
  •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①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③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⑤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赎辽费: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器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

三国干涉还辽的本质:
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时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的本质。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比较:
 

《马关条约》的危害和影响:(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的赔款,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就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此,《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的签订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意拱手而让台”,组织义军,誓与台湾共存亡。
台湾保卫战。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两支部队互相配合,由北到南,抗击日本侵略者。台湾军民在连续苦战之后,面临严重的困难,但是,清政府却传令沿海各省禁目援助台湾军民,甚至封锁去台湾的船只。台湾最终被日本侵略者占领。
台湾保卫战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主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过。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马关条约》签订的始末:
1895年甲午一战,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是他一生的耻辱,签订《马关条约》更是他一生最大的耻辱。熟悉外交事务的李鸿章,不得不听在日本晚辈伊藤博文的摆布。
北洋海军在威海卫的全军覆没,使得议和不得不提上了议事日程。清政府派张荫桓和邵友濂二人赴日,到达日本人指定的谈判地点广岛。伊藤博文发现张荫桓和邵友濂所携带的国书文字中有“一切事件,电达总理衙门转奏裁决”字样,遂认定二人授权不足,与国际谈判的惯例不符,于是拒绝与他们谈判。并提出派朝廷有威望的人来谈判的要求,甚至暗示提名要李鸿章前来谈判。
1895年3月4日,光绪帝正式发出了全权证书,宣布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予以署名画押之全权。13日,李鸿章等人乘坐德轮“礼裕”、“公义”号,悬挂“中国头等议和大臣”旗帜,启程直奔日本马关。
3月21日,在与李鸿章的首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向李鸿章提出的停战条件是: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一线所有城池和堡垒。这个苛刻的条件清政府自然无法答应,日本也借着机会再战的目的。尤其狡猾的是,伊藤博文此时隐藏起了觊觎我台湾的企图,向李鸿章隐瞒了日军正向台湾开进的事实,企图在日军占领台湾成为既成事实后再逼李鸿章就范。
3月24日下午4时,中日第三次谈判结束后,突然李鸿章遇刺。幸好子弹没有击中要害,过后不久,李鸿章就苏醒过来。李鸿章毕竟见过大风大浪,面对此景表现得异常镇静,还不忘嘱咐随员将换下来的血衣保存下来,不要洗掉血迹。面对斑斑血迹,73岁的李鸿章不禁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李鸿章在日本遇刺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此时的伊藤博文最担心的就是有什么把柄落在列强手中,让一直虎视眈眈的西洋各国从中干涉,坐收渔翁之利。而遇刺事件正好可以大做文章,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地发怒道: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
日本政府经过这件事怕日久生变,欲迅速与李鸿章签约,28日,当伊藤博文再次来到李鸿章的驿所,告之日本天皇已下令停战时,李鸿章不禁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几天来在谈判桌上口干舌燥没能取得的战果,竟然会因为自己的遇刺而峰回路转。30日,中日停战条约签字。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辟内河新航线;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辛丑条约》: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西班牙和荷兰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1.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至北京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5.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的特点:
第一,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列强要求赔款4.5亿两白银,当时中国人口4.5亿,用意是要每个中国人都向他们交纳1两白银的“罚金”,以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发生反帝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五年,显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打击和在精神上对他们的压制。
第二,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帝国主义很想瓜分中国,但由于各国矛盾错综复杂,更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他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第三,既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此条约惩办义务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但并未处置慈禧太后,相反,继续推行“以华治华”的策略,确立清政府继续充当他们在华的代理人。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3.拆除大沽至北京的所有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使帝国主义侵略者完全控制了京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
3.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4.该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奴仆的地位,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签订《辛丑条约》的现场: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戊戌变法的实质: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他们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它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维新派和洋务派思想主张的比较:
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习什么问题上。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西方列强利用借款,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和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自1896年起,巨额的外债,兴修水利和赈灾的巨额资金,使政府财政赤字扩大。
(2)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为应付财政危机,清政府采取一些节支增收措施,如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额度,降低官员薪俸、增加商税等,遭到官员的抵制和人民的反对,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
1.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2.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3.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4.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通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正当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之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顽固派(包括洋务派),围绕着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其中心是要不要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代替君主专制制度。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直接联系起来,主张学习和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同时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为变法培养人才;顽固派则声称变法就是祸乱国家,“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坚持“中体西用”,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反对君主立宪,坚持科举取士制度、反对西学。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论战,是不同阶级的意识对立和利益冲突。其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这场论战是中国有史以来,作为新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代表的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发起的挑战;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束缚,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利用这次机会使自己的思想广泛传播开来,更多的人倒向了维新阵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的提倡,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风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兴中会:
兴中会是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于1894年11月,由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式成立。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2月,孙中山到香港,联合当地的进步团体辅仁文社,成立了兴中会总部,重新修订了《兴中会章程》,并建立、健全了各级组织。檀香山兴中会的创建和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基本形成,从此坚定地走上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道路。1895年10月,兴中会发动了广州起义,因事泄而未成。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等共同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大会推举了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科总干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的成立基本上结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是都没有成功。武昌起义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了分裂。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思想的集中概括。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族贵族为首清朝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纲领。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关系: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在东京建立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发刊机关:《民报》。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主革命团体: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秘密议定广州起义的计划。1911年1月,黄兴、赵声等在香港成立统筹部。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进攻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因伤亡过大退却。方声洞、林觉民、喻培伦等一百余人被捕就义,事后,收殓遗骸72具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徐锡麟起义: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徽、浙江等地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徐锡麟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与女革命党人浙江同盟会负责人秋瑾联系,准备于浙、皖两省同时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就义。后来,秋瑾也被捕杀害。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在中国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则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中国之一系列以推翻满清统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比较:
1.相同点:
①产生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③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④实践结果: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严重;
⑤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反动势力的破坏,主观原因是本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⑥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2.不同点:
①代表阶层:戊戌变法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辛亥革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
②变革的手段和目的;戊戌变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体;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辛亥革命主张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
⑤实际影响:戊戌变法的法令基本被废除,其主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背景:
(1)武昌起义后,腐朽清政府已经无法维持局面,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而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得到了列强的赏识。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的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压,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3)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向革命派进攻。
(4)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2、经过: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北洋军阀:
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
新文化运动:
包括“五四”前期的启蒙运动和“五四”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时间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其性质仍属于旧民主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已是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的领导和人民民主共和国作舆论准备,其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了。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族政治。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主阵地:《新青年》杂志。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内容:
前期(1915-1918)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逆流。
后期(1919-1923)
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斗争锋芒为何是孔教: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他妄图利用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面对“尊孔”逆流,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由此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謇兴办实业:
背景:《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激发了民间兴办实业的热潮
口号:实业救国
目的:维护中国利益,发展中国工商业,获得利益
状况:创办了大生纱厂
结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吞并。
意义:成了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张謇:

京张铁路:
是一条自北京西直门,经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的铁路,全长约201.2千米,京张铁路因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价值,在俄国和英国两国觊觎、诸商纷争筑路的情况下,清廷要臣袁世凯多次与英俄协商最终确定由中国自己筹款修建,并于1905年5月上奏清政府提议尽快修建,清廷接受了袁世凯的建议后,袁世凯在资金和人才上精心筹划,任命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相当于副局长)兼总工程司,并于1905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

京张铁路修建:
1、时间:1905年9月-1909年9月
2、总工程师:詹天佑
3、独特设计:
“人”字形线路从青龙桥起,依山腰铺设“人”字形路轨,列车运行至此时改用两部大马力机车,一前一后,一推一拉,通过“之”交叉口再换方向,推的改作拉,拉的改作推。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简易可行,又减少了线路的长度。这种技术依然被现代铁路建设所沿用。
4、意义: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前中):

詹天佑:
(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朝,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汉族,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广东南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毕业论文为《码头起重机研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造“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侯德榜
著名化学家。撰写了《制碱》一书,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和当时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侯氏制碱法:
1、背景:
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将碱的制造方法垄断起来,密不外传,中国工业所需要的纯碱,完全依赖进口。
2、侯德榜取得的成就:
(1)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经过苦心钻研制出了纯碱。
(2)撰写《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世,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制碱业的垄断。
(3)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降低成本,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詹天佑和侯德榜值得学习的精神:
两位科学家不甘落后,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科研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热爱祖国,为祖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碱:
碱是指有别于工业用碱的纯碱(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制成品,二者本质上没有区别。食用碱呈固体状态,圆形,色洁白,易溶于水。食碱并不是一种常用调味品,它只是一种食品疏松剂和肉类嫩化剂,能使干货原料迅速涨发,软化纤维,去除发面团的酸味,适当使用可为食品带来极佳的色、香、味、形,以增进人们的食欲。食碱大量应用于食品加工上如面条、面包、馒头等。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是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的代表作,该书初刊于1842年,共50卷,后扩编至100卷。这部书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之下,根据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著而成的。这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在当时堪称中国人编著的介绍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明确地提出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不仅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启蒙作用,而对日本的学术和政治也有过重要的影响,被日本维新要人视为“枕中鸿宝”。

《天演论》:
《天演论》 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严复在《天演论》 中加入了大量的按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的书。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对当时国内鼓吹变法图强和提倡维新运动起过积极作用。
魏源和严复的思想的异同:
魏源和严复作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他们都主张向西方国家学习,但是他们对学习西方的内容不一样,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侧重于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而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思想则侧重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两位思想家是近代主张学习西方长处来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思想家,其主张虽符合时代的发展,但是他们的思想经过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证明,他们的救国道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行不通的。
评价魏源的思想: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基于这一目的,他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他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因为在民族危机面前,魏源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人的场地,克敌制胜,这是他爱国的重要表现。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严复和《天演论》:
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作《天演论》。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了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作用。严复的思想对戊戌变法影响很大。
《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
《海国图志》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是第一部较为详尽较为系统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记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中外关系、宗教、历法、科学技术等,都超过了前书。所以,《海国图志》被人誉为国人谈世界史地之“开山”。

《天演论》的主要思想:
《天演论》英文书名直译应为《进化论与伦理学》。作者赫胥黎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朋友,也是达尔文学说的忠诚拥护者。《天演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进化论学说的基础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奠定的,赫胥黎坚持并发挥了这一思想。
严复译述《天演论》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他在阐述进化论的同时,联系中国的实际,向人们提出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种的警告。严复在按语中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其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面对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严复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弄得不好,就会亡国灭种。《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但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它启示人们,中国目前虽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目前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中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的,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百日维新失败后被保留下来,成为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受到举国关注,但由于清廷的腐败,政府并没有对大学堂给予充分的投入。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1912年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1、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而建立京师大学堂是其重要举措。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
2、京师大学堂的地位: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学府,兼具有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京师大学堂的改名于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蔡元培革新北大:
1916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于第二年开始改革。
1、改变学生读书做官的思想,他提出大学是“研究学问之机关”,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更不是养成资格、贩卖毕业文凭的地方。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摒弃“做官发财思想”,抱定做学问这一宗旨,孜孜以求。
2、积极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允许各种学术派别自由发展,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在大学任教;在教师的聘任制度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既聘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来校任教,也延请了持复辟政见的辜鸿铭等旧派人物执教。一时间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声誉鹊起。
3、对学科和教学体制进行改革。针对以前北京大学专注学术法的风气,首先是进行了文理扩充,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蔡元培认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与术的区别就是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区别。学生在学校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谈得上应用。
4、废科设系和学分制的建立。蔡元培在学科建设上要求文理沟通。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他采取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清除人为的科际障碍,废科设系。北大于1919年废除科,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废学长,设系主任。原来的文、理、法等科分别改为不同的院。学分制是蔡元培效仿的美国大学中通行的学籍管理方法。他认为同在一个年级或一个专业的学,由于其能力和兴趣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学校中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提示列举:(1)中国近代旨在变法图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