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1928秋)
    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6分)

    本题信息:历史综合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1928秋)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 主要考查您对

南昌起义

定都瑞金

国共的十年对峙

前四次的“围剿”与“反围剿”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南昌起义
  • 定都瑞金
  • 国共的十年对峙
  • 前四次的“围剿”与“反围剿”

南昌起义概况:

1、背景:
(1)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残酷的镇压,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2)为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我党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
(3)选择南昌作为起义的地点是由当时南昌敌我力量对比决定的。

2、经过: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
(3)军队:国民革命军
(4)过程: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分兵作战(湘南和海陆丰)。
(5)结果:
直接:占领南昌城
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3、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4、教训:
(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

①时间:1931年11月
②首都:瑞金
③建设:制定了宪法大纲
④主席:毛泽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

(一)成立条件:
1、统一领导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斗争的迫切需要。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1年秋短短的4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10多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然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残酷“围剿”,加上交通阻隔,各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活动基本上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来加强领导、统一步调。  
2、争取政治主动,实现人民利益的迫切需要。
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上,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革命政权,一种是国民党执政的反革命政权。然而,这两种政权是不对等的,前者是区域性的、零散的、没有外交话语权的,后者是国家形态的、系统的、具有外交话语权的。随着各地苏维埃区域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以便赢得政治斗争的主动权,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只有尽快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实现苏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形成为开基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面积、25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这就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瑞金因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周边环境,成为红色国都的不二选地。

(二)性质:
1931年12月1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布告》,庄严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华苏维埃政权体制是由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人民委员会、最高法院、审计委员会等部分组成。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选举主席团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委员会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最高法院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司法机关。
这个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
它宣布中华民族的完全自主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政治经济特权;
“在苏维埃领域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不容许驻扎”。大会通过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妇女法等,规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  
临时中央政府于1932年4月26日发出对日宣战通电,宣告它将“领导工农红军和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三)光荣终结: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以博古为主席。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以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1937年9月6日,随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历时5年零10个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走向消亡,而是因为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而转换成地方政权的形态得以继续延续,直至1949年10年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瑞金的“红场”通向了北京的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承接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

(四)历史地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继苏联之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二个红色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伟大预演。……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由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1934年1月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修改,共17条。
其基本内容为:
1、确定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
2、规定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苏维埃中央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中央委员会下设组织人民委员会,处理日常政务,发布一切法令和议决案;
3、规定工农劳动群众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民主权利,并用政权的力量“保障他们取得这些自由的物质基础”。
4、宪法大纲还规定了体现工农民主政权彻底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坚决保护工农劳动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坚决保护少数民族和国际革命友人利益的劳动政策、土地政策、财经政策、对外政策、军事政策、婚姻政策、文教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参加国家管理的宪法性文件,为后来建立革命政权和法制建设提供了经验。


国共十年对峙阶段背景:

1、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
2、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4、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国内矛盾变化:

①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②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这一时期日本的侵略还没有触及到美英和四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国民政府仍积极“围剿”红军。所以,阶级矛盾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③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压倒一切的矛盾,阶级矛盾退为次要和服从地位。

1927年~1937年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

①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革命形势重新高涨;
②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遭到惨重损失,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③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逐渐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势力又重新上升。


中国共产党政策、方针的调整:

(1)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
(2)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从城市转入农村,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
(3)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4)逼蒋抗日,促成时局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调整:

①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继续对共产党屠杀和围剿;
②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③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易混知识提示: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是指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②文家市决策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③中国革命选择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即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内容和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
⑤九·一八事变使华盛顿体系瓦解,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⑥“左”的错误,特别是军事方针的错误,使红军放弃根据地被迫战略转移的根本原因。
⑦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⑧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指中共摆脱共产国际的错误领导。
⑨“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是促使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⑩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中国共产党从极端困难走向成熟:

胡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1、极端困难的表现:
①国民党独裁政府对共产党人的镇压和根据地的围剿。
②日本侵华。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反侵略的领导责任。
③党内“左”倾错误,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
①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三大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②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③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④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了党的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理论。
⑤193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高瞻远瞩,正确处理国内复杂的政治问题,是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②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出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④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①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

第二次反围剿:

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次转移重点,实行各个击破,转入“围剿”的第二阶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目的。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沉着应战,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三次反革命“围剿”:

1、“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是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战争的主要形式。
2、三次反“围剿”战争是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
3、在战争中,发展了井冈山时期红军游击战的原则,形成一套科学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些战略战术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不仅保障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而且是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军事科学上的具体运用。

红军能够打败反革命“围剿”原因:

从1930年10月到1932年底,国民党军队相继向红军发动四次大规模“围剿”。妄图消灭红军,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工农红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数倍于己的敌人的数次“围剿”。
1、根本原因:党在根据地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赢得了人民群众人力、物力的广泛支持。
2、基本原因:这些胜利也同毛泽东等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分不开,它主要表现在:
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
这些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解决了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个异常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它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


发现相似题
与“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