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历来是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他指出:“应该充分地利用遗产,要批判地利用遗产。”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毛泽东坚持了
    [     ]

    ①辩证的否定观 ②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0110期中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范付纸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历来是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他指出:“应该充分地利用遗产,要批判地利用遗产。”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毛泽东坚持了[ ]①辩证的否定...” 主要考查您对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即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

区别:
(1)含义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理论依据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3)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
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联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实际,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

(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同时矛盾分析方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它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一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含义: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形而上学含义:

指事物的本质、道理、规律。形是表象、外在的意思,形而上学就是超越表象,找到人眼不可见的、高于表象/现象、对表象/现象起着决定作用的规律。
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马克思沿用了黑格尔的这种定义。
在孙正聿的《哲学通论》中叙述如下:人们通常是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概念:其一,是在近似于“哲学”的意义使用这个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是一种追求和论证超验的“存在”即超越经验的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原理的理论。由于传统的思辨哲学家都把“哲学”视为关于超验的世界统一性的理论,所以他们也在这个意义上把“形而上学”视为哲学的同义词或代名词。其二,是在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是指一种以否认矛盾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哲学理论,是指一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思维方式。


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区别:

辩证法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外因作用的结果,是外力、主观强加于事物的
否定和肯定的关系 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能够包含否定,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否定和肯定都是绝对的,要么否定一切,要么肯定一切
否定同发展、联系的关系 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是“扬弃” 是联系和发展环节的中断,不是“扬弃”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是根本分歧。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是根本分歧。

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辩证否定的意义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形而上学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易错点: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提醒:
①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肯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②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另一种表现。

坚持辩证法:

(1)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青年学生特别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3)我们要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样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4)把辩证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5)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坚持辩证法要以坚持唯物主义为基础。


辩证法:


辩证法的主要派别:

①唯心辩证法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不断的变化发展的
②唯物辩证法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不断的变化发展的


发现相似题
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历来是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