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9分)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
    (1)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请按要求写出水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3)下表提供了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否与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的信息。
    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的已知信息推断,镁与水蒸气     反应(选填“能”或“不能”);
    物质
    钠与冷水
    镁与冷水
    镁与水蒸气
    铁与冷水
    铁与水蒸气
    能否发
    生反应
    剧烈反应
    缓慢反应

    不反应
    加热条件
    下能反应
    ②已知铁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③铁虽然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但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   (选填字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本题信息: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9分)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1)降雨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 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主要考查您对

电解水实验

水的组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解水实验
  • 水的组成
电解原理

       电解就是将两根金属或碳棒(即电极)放在要分解的物质(电解质)中,然后接上电源,使电流通过液体。化合物的阳离子移到带负电的电极(阴极),阴离子移到带正电的电极(阳极),化合物分为二极。

电解过程

       用电使化合物分解的过程就叫电解过程。
       水(H2O)被电解生成电解水。电流通过水(H2O)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钠……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而带负电的离子,在阴极生成。

电解水实验:

1.实验装置图:


2.表达式:
氢气+氧气
2H2O2H2↑+O2

3.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接负极一端玻璃管中气体的体积是接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2倍。

4.产物检验
(1)正极一端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2)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证明气体是氢气。

5.实验结论: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6.注意事项:
(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者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加快反应速率。
(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会小于1:2,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氧气不易溶于水,开始产生的氧气有一部分溶于水,实验时间越长,
其比值越接近1:2。

电解水记忆口诀:

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任何时候都不变。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的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发现相似题
与“(9分)我们生活在“水球”上,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