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浙江是著名的侨乡,爱国华侨热心祖国建设,纷纷回乡投资。下图是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情况表,对此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单位(元)发展经济政策和措施并鼓励华侨投资国内
    ②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少华侨把资本转移到国内
    ③1931年以后,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加大,众多华侨破产
    ④1932、1933年,因蒋介石连续发动反共内战,国内政局不稳,造成华侨投资下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浙江省模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颜立婷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浙江是著名的侨乡,爱国华侨热心祖国建设,纷纷回乡投资。下图是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情况表,对此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合理的是①1928年,南京国民...” 主要考查您对

国共的十年对峙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空前严重的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国共的十年对峙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空前严重的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国共十年对峙阶段背景:

1、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
2、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
4、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国内矛盾变化:

①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②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这一时期日本的侵略还没有触及到美英和四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国民政府仍积极“围剿”红军。所以,阶级矛盾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③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压倒一切的矛盾,阶级矛盾退为次要和服从地位。

1927年~1937年中国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

①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革命形势重新高涨;
②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遭到惨重损失,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③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逐渐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势力又重新上升。


中国共产党政策、方针的调整:

(1)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
(2)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从城市转入农村,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
(3)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4)逼蒋抗日,促成时局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调整:

①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继续对共产党屠杀和围剿;
②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③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易混知识提示: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是指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②文家市决策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③中国革命选择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即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内容和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
⑤九·一八事变使华盛顿体系瓦解,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⑥“左”的错误,特别是军事方针的错误,使红军放弃根据地被迫战略转移的根本原因。
⑦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⑧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指中共摆脱共产国际的错误领导。
⑨“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是促使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⑩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中国共产党从极端困难走向成熟:

胡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1、极端困难的表现:
①国民党独裁政府对共产党人的镇压和根据地的围剿。
②日本侵华。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反侵略的领导责任。
③党内“左”倾错误,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
①从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三大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②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③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④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了党的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理论。
⑤193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高瞻远瞩,正确处理国内复杂的政治问题,是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
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②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出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④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政策。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①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影响: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逐步壮大,这就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步壮大,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一部分的代表——维新派站在救亡图存的前列,登上历史舞台。
(3)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

(1)1927~1936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①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
第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虽不同性质的战争接连不断,相对而言仍属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不很严重。
②概况:
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
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经济日益萎缩。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抗战爆发后,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毁灭,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他们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在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需要,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就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
民族工业萎缩的原因: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3)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①原因:
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②表现: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也尖锐起来。危机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竭力压低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料和农产品价格,并向这些地区倾销工业品,殖民当局还增加捐税,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这就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印度国大党于1929年12月首次提出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口号,开展了第二次不合作运动。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惊恐万状的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形成英镑区、美元区、黄金本位区。
(4)危机打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德国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要求取消赔款。美国担心自己在德国的投资和贷款安全,支持德国的要求。1933年协约国赔款会议宣布废除赔款,这就打乱了各国债务关系。法国宣布停止向美国偿还战债,英国等美国的其他债务国也效法法国,从而更加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及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
(5)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德、日、意这三个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起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德日意法西斯侵略国与一切遭受侵略、威胁的国家和人民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


发现相似题
与“浙江是著名的侨乡,爱国华侨热心祖国建设,纷纷回乡投资。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