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新网2008年3月18日电: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说,过去四年,世界各地许多冰川融化或变薄的速度上升了一倍多。而欧洲的冰川融化量是最大的,其中包括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这些冰川的融化为全球变暖提供了一个最明显的证据。
    材料二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

    材料三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单位:亿人)
    国家
    美国
    巴西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墨西哥
    人口
    2.83
    1.69
    1.45
    1.27
    13.0
    10.0
    2.03
    1.3
    1.24
    1.06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4分)

    (2)由材料二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2分)

    (3)图中所示国家中CO2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         (2分),请你谈谈该国为控制CO2排放量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出2点,4分)
    (4)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按近20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速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增加29.95%。但实际只增加了0.03%,原因是                           。(2分)据上述材料可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措施是                                。(2分)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中新网2008年3月18日电: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说,过去四年,世界各地许多冰川融化或变薄的速度上升了一倍...” 主要考查您对

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

城市化动力

城市化进程

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
  • 城市化动力
  • 城市化进程
  • 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城市化的概念、含义和标志:

表现: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新设了一大批市镇


城市化动力:

推力:指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拉力:指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来表示。“ S”形曲线将城市化的过程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2、全世界城市化的整体进程:
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发达国家城市化:

1、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
2、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
2、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
3、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
4、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特点:


常见城市化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城市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治理对策: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污染严重企业外迁或关闭,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4、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其他常见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中新网2008年3月18...”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