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匈奴出自夏后氏。有学者认为,匈奴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到匈奴一代雄主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以后便与南边的农耕文明民族——汉朝大战了四百余载,终被汉朝击败,最后分裂为北、南两支匈奴。北匈奴后来西迁欧洲,南匈奴则基本汉化。
    材料二:

    请回答:
    (1)率领军队击败匈奴,使匈奴无力与西汉相抗衡的著名将领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击败匈奴,使西汉的中央集权得以进一步加强。那么,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是在哪一个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材料二说出汉元帝时远嫁匈奴的是谁。她在历史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9年山东省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匈奴出自夏后氏。有学者认为,匈奴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到匈奴一代雄主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成为横跨,大...” 主要考查您对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郡县制)

昭君出塞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郡县制)
  • 昭君出塞
  •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表现:
1、皇帝制度: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2、中央:三公九卿
      三公: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丞相之下设有九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是县长,县以下设乡、里基层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秦中央集权的特征:
1、皇权的特征:
(1)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利集中的另一体现。
(3)皇权至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2、中央机构的特征:
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位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行政的特征:
(1)地方上主要官员郡守县令等,直接由皇帝调迁,并且官位不世袭。
(2)地方官员只有俸禄,无封地,只有地方行政权,绝对服从于中央。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
1、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秦朝中央行政机构关系图:
 

 


九卿:
九卿是指低于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位官职的诸卿,习惯上称为久卿,但是实际数目不止有九。重要的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卫尉,掌皇宫保卫;典客,掌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宗正,掌皇室亲族事务;少府,掌皇室收支。
和亲:
西汉初年,由于战争破坏,经济亟待复苏,政权尚未巩固,无力与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纳“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贡品,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但是和亲政策不能阻挡匈奴贵族的掠夺。

昭君出塞:
随着匈奴贵族的军事实力削弱,其统治阶级发生内讧,匈奴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南部呼韩邪单于在汉朝帮助下重新统一匈奴。汉元帝以宫人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此后约半个世纪,在北部边境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局面。
对比汉初“和亲”政策与昭君出塞并且得出的启示:
 
如何评价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后,结束了匈奴与汉朝的百年对抗,北方边境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而且昭君的子孙后代也为匈奴与汉朝的友好关系作出了极大贡献;并且昭君出塞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名族的民族融合。
昭君出塞:

另一种对昭君出塞的评价:
从女权角度出发,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女性地位非常低下,无条件受到男性的支配。在古代,很多女性无法追求真正的婚姻幸福,往往只是男权社会中权力和欲望的牺牲品。


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战:
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战役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兵出云中,沿黄河北岸前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了包围,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兵短兵相接,大获全胜,并攻到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军,俘虏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第三次在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卫青北进千余里,霍去病深入2000余里,跨越沙漠,同匈奴的左贤王接战,大败匈奴,凯旋而归。


汉对匈奴战争的意义:
1、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杀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使北方边境进一步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


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反击战:
公元前127年 匈奴南进,汉派将军卫青击匈奴 汉收复河南地
公元前121年 汉派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 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公元前119年 匈奴南进,杀掠无度。汉以卫青、霍去病出征 汉破匈奴大军,匈奴北迁到漠北

正确认识匈奴和汉朝之间时战时和的民族关系:
匈奴与汉朝的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它们之间的战争属于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分。“侵略”一词只适合于国家和国家间的战争。西汉前期匈奴贵族经常南下骚扰西汉北部边郡,掠夺财产,抢夺杀害汉族人民,因此,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匈奴出自夏后氏。有学者...”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