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问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
    小题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不包括
    A.调蓄洪水B.航运C.发电D.旅游观光
    小题4:20世纪末以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整治洞庭湖问题并使其面积“变大”
    ①退耕还林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③跨流域调水 ④退田还湖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本题信息: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 主要考查您对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的作用:

河流中上游、坡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平原农田周围——保护农田、繁衍物种
荒漠地区——防风固沙
园林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道路两旁——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2、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森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题例:

热带雨林为什么又称赤道雨林?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其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水热充足很适合雨林生长。
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答:它为当地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如果亚马逊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因为热带雨林有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作用,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则会导致全球变暖等后果。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自然生态优势:生产力高
(1)原因:群落生产力高、生物循环旺盛
(2)表现: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
答:说明热带雨林环境的脆弱性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答: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将迅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

2、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开发——开发雨林是当地人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
协调——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保护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体计划与措施

三保二设一结合
三保:加强环保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设:设立国际基金;加强缓冲区建设
一结合: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发现相似题
与“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