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Ⅰ)电离能是指由蒸气状态的孤立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需要的能量.从中性原子中移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电离能(I1),移去第二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二电离能(I2),依次类推.
    现有5种元素L、M、N、O、P,其I1~I3分别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其中的金属元素有______,稀有气体元素是______,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显二价的金属是______.
    元  素 I1/eV I2/eV I3/eV
    L 13.0 23.9 40.0
    M 4.3 31.9 47.8
    N 5.7 47.4 71.8
    O 7.7 15.1 80.3
    P 21.6 41.1 65.2
    (Ⅱ)某温度时,在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M、P、Q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M、P、Q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
    ①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倍;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气体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②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比原平衡时______(填增大、减小或相等).
    (3)此反应达平衡后,若只加大体系压强,M的物质的量增加,若M是气体,则Q的聚集状态是______.
    魔方格

    本题信息: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Ⅰ)电离能是指由蒸气状态的孤立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需要的能量.从中性原子中移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电...” 主要考查您对

电负性

化学反应的限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负性
  • 化学反应的限度

电负性:

(1)键合电子、电负性的定义
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2)电负性的意义: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作为相对标准。
 
(4)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②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③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判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利用电负性可以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正价。
③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一般认为,如果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
④解释“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右图所示)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被称为“对角线规则”。例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含氧酸都是弱酸等。

化学反应的限度:

研究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也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达到反应限度的判断:

(1)v正=v逆
(2)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全是气体参加的、前后化学计量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平均相对分子量保持不变。
(4)对于有颜色的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颜色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5)对于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发现相似题
与“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Ⅰ)电离能是指由蒸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