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12 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剪辫令,要求限期剪辫,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君”。
    材料三:

    请回答:
    (1 )材料一两张图片是借助当时________ 、__________ 先进技术保留下来的?它们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从____________ 传入中国的?
    (2 )材料二中“剪发辫”、“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分别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三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生活照,在民国时期他们的服饰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从中你有何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912 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剪辫令,要求限期剪辫,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 主要考查您对

照相、电影

断发易服,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后)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照相、电影
  • 断发易服,移风易俗(辛亥革命后)

照相、电影:
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机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我们可以从保留至今的老电影、老照片中,了解过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舞台片《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在近代,上海的电影业是很发达的。


照相和电影的发展:
1、照相:
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机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我们可以从保留至今的老电影、老照片中,了解过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电影: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定军山》是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2)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上海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3)《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断发易服,移风易俗: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
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
1.剪发辫
(1)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
(2)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
(3)剪辫的影响: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
2.易服饰
(1)辛亥革命后:洋装洋饰开始流行。
(2)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
(3)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旗袍。
(4)易服饰的影响:服饰的多样化与不断翻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
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1.改称谓
(1)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2)影响: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2.废跪拜
(1)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
(2)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
(3)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
(4)影响:废跪拜是民国初年礼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
1、禁缠足
(1)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
(2)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出现“解放脚”。
(4)影响:使女性摆脱了落后封建文化的迫害,参加社会活动更方便,成为提倡女权的先声。
2、倡女权
(1)清末民初,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女性开始勇敢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政治上,从军参政;教育上,进学堂读书、出洋留学、男女同校;婚姻上,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呼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2)妇女解放的意义:妇女解放是清末民初移风易俗最典型的例证,它意味着辛亥革命革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
辛亥革命后为什么要下剪辫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政治分野的象征,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除辫子已经成为去旧图新的标志。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述道:“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当时有一名《越风》的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一时间,剪辫的浪潮便如风起云涌,浩浩荡荡,迅速席卷大江南北。为了迅速的除去这一恶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子的命令,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剪除辫子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912 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