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360 m的光滑圆弧形轨道BC相切于B点,质量为M=0.99 kg的木块静止于B点,质量为m=10 g的子弹以v0=50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而未穿出,若木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取g=10 m/s2,且已知cos5°=0.966。求:子弹射入后,木块再经过多少时间方可静止?

    本题信息:2011年天津期末题物理计算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凤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360 m的光滑圆弧形轨道BC相切于B点,质量为M=0.99 kg的木块静止于B点,质量为m=10 g的子弹以v0=50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而...” 主要考查您对

动量定理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动量定理
  •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Ft=p'-p或Ft=mv'-mv。
3、注意:
①动量定理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②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③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④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冲量,动量与动量变化:


动量变化:

(1)动量变化的表达式:。(此式为矢量式)。
(2)的求法:
①若在同一直线上,则先规定正方向,再用正负表示然后进行代数运算求解。
②若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求矢量差。
(3)△p的方向:△p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的解法:

 1.动量的观点与能量的观点
(1)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2)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两个观点研究的是物体或系统运动变化所经历的过程中状态的改变,它无需对过程是怎样变化的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关心的是运动状态变化即改变的结果量及其引起变化的原因,简单地说,只要知道过程的始末状态动量式、动能式和力在过程中的冲量和所做的功,即可对问题求解。
2.利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还可写出分量表达式,而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绝无分量表达式。


振动图像:

(1)图像:
(2)意义: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3)特点:所有简谐运动的图线都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4)蕴含信息:
①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质点的位置、某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②各时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判断速度方向可以作曲线上某点的切线,若切线的斜率为正,则说明该时刻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③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能量:

(1)定义: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振动中经过某一位置时所具有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称为简谐运动的能量
(2)特征:
①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能量的变化规律: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②简谐运动中的能量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
③在振动的一个周期内,动能和势能完成两次周期性变化,经过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经过最大位移处时,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势能、动能比较: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360 m的光滑圆弧形轨道BC相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