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江苏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主要考查您对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博学家(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的教师生涯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 博学家(三段论)
  • 亚里士多德的教师生涯

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臣弑君、子杀父、少凌长、庶废嫡”等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继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从而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

(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礼”的思想:

“礼”在孔子思想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礼”,即周礼,他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仁”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仁”就是“爱人”,即爱别人,爱众人,尤其要爱惜民力。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体察民情,他反对施行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孔子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主张“爱人”,目的是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当然,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不过,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孔子能提出“爱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政治上提倡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实副其“名”,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

“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提倡“仁”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克己复礼”。他要求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这就算有了仁德。做到这一步,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争。其目的在于维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孔子眼中,“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后来,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一阐释是切中肯綮的。
“中庸”是强调“过犹不及”和“恰如其分”的思想论。要求在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如夫子所说:“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个“适中合宜的地方”不一定是两极端之中点,一旦把它机械地固定在中点处,就犯了“折中主义”的错误。
在处理问题时,“中庸”要求不要偏袒于某一种倾向,或与某一种人完全一致,而认为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也即所谓“和而不同”。
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完全服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就是说,君子对任何的事或人,好恶取舍,都没有固定的成见与办法,“无可无不可”,但必须服从道义的标准。而他所谓的道义原则,系指礼而言,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可见,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其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的,这种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北宋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这句话正说明了中庸思想所含的“不易”这一形而上学特点的重要性。但孔子中庸思想的着重点仍在于强调其方法上适度与平和的性质,及运用这种方法时所必须具有的灵活性。


三段论基本简介:  

三段论(syllogism)是传统逻辑中的一类主要推理。又称直言三段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关于三段论的系统理论。  
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之一,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这称为三段论法或三段论式。  
三段论属于一种演绎逻辑,是不同于归纳逻辑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

①哲学:
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②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③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④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⑤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⑥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评价亚里士多德:

①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
①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
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关于三段论:

 三段论作为一种演绎法,一种证明推理,为亚里士多德所推崇备至,在亚氏看来,三段论是一种近乎万能的推理形式。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可以借助于这一推理形式来探求,只要前提真实并遵循其规则,则结论是必然的。关于三段论的规则,亚氏在《工具论·前分析篇》第一卷中作了较为清晰的表述:
(1)“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
(2)“每一个论证都是通过三个名词,并且不多于三个名词来进行的。”
(3)“在所有的三段论中,前提之一必须是肯定的,不然,形成一个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它并不论说到所提出来的主词,或者原来的见解被认为是预定的。”
(4)“在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须有一个全称命题,并且只有在所有的前提都是全称的时候,才能证明一个全称的陈述,而一个特称的陈述则从两个全称前提或仅仅一个全称前提就得到证明了,故如果结论是全称的,则两个前提也必然是全称的,但尽管两个前提都是全称的,而结论并不全称也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前分析篇》



宫廷教师: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请亚里士多德作为他13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亚里士多德一直担任这个职位直到亚历山大16岁,在那一年腓力二世宣布亚历山大成年,并在其缺位时摄政。从公元前334至324年这十年之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巴比伦、波斯、萨马尔干、大夏和旁遮普,也改变了希腊的世界。亚历山大是一个热情冲动而又野心勃勃充满征服欲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却是一个稳重、平和、严谨而又善于思考的人,究竟老师对学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两个伟大人物的接触似乎是毫无结果的,两个人仿佛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城邦时代,一个是帝国时代。但师生之间的感情还是一直存在的。

吕克昂学园: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立了吕克昂学园(Lyceum“光明之神”)。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及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这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士多德现存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每天上午给高级班学生讲授科学技术,下午对一般听众发表常识性的讲演。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称亚里士多德为“散步的哲学家”;而以他为核心形成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建立吕克昂学园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总计约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还命令部下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送到吕克昂学园。

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和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误会,中间往往能够得到成功并受人赞赏。在他的许多著作里,如《诗学》中也反映了这种思想,下面是他对美德和情感的论述:美德须求适中,情感须求适度。中国的中庸之道以孔子为最先代表。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要保持事物的质和常态不变,侧重于对现实社会政治的观察和实践,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在于谈论天命和心情,根本目的还是要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及在“周礼”规范之内的社会制度。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几千年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实质在于对矛盾论的认同感,即矛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就是用矛盾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①早期欧洲文艺领域里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都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作为其学派产生的祖先。因为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思想界产生了长久的深刻影响;
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系统的,他的讨论也是分门别类的,因此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他的作品是批判的和发展的,正像他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正是这种精神,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如果说柏拉图创造并奠定了西欧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那么亚里士多德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基础,从而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⑤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其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
⑥他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时时体现出这一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