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10周年。10年来,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主进步的新澳门雄辩地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是做得到、行得通的科学构想,基本法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法律保障。下列选项最能表明材料主旨的是
    [     ]

    A.澳门基本法规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
    B.澳门基本法授予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
    C.澳门基本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容
    D.澳门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和澳门基本法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陆丹阳(高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10周年。10年来,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主进步的新澳门雄辩地...” 主要考查您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

这一构想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
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针对台湾和港澳地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包括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他谈到用这一构想解决香港问题。后来,邓小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关于特别行政区的明确规定,它为实行“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政策,这表明中国领导人的设想已成为一种国策而具有了法律效力。这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

关于香港的回归。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通过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的方案进一步具体化了。
1985年5月,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终于获得解决。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它不仅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指明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港澳回归意义:

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发现相似题
与“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