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生物

首页
  • 填空题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首古诗中隐喻了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
    (2)春天,牧草返青时,食草动物纷至沓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功能。
    (3)在学习生物调节时,建立适当的生物学模型有利于理解生物调节过程。下面是建立的激素对血糖调节的模型:aXb(a代表胰岛素,b代表胰高血糖素,X代表血糖浓度)。若X代表初级消费者,a代表生产者,b代表次级消费者,请参照上述模型建立a、b对X数量影响的模型: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辽宁省模拟题生物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姚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首古诗中隐喻了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2)春天,牧草返青时,食草动物纷至沓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功能。(3...” 主要考查您对

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科学研究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种间关系
  •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科学研究方法
种间关系:

1、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2、表解四种生物种间关系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 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 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
互利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事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寄生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种内斗争与竞争:

比较项目 范围 实例
种内斗争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 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
竞争 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大草履虫与双核小草履虫混合放养后,大草履虫因在食物中竞争失败而死亡

知识拓展:

1、竞争关系可使劣势物种灭绝,有利于优势物种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空间。
2、捕食关系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互制约着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一般不会因捕食的数量的增多而灭绝。
信息的种类与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类别 概念 传递方式 实例
物理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物理过程 萤火虫的闪光、植物五颜六色的花
化学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信息素 昆虫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其小便记路
行为信息 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通其特殊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 植物或动物的异常表现及行为 昆虫的舞蹈
2、信息传递的过程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包括5个环节,其模型一般表示为:

3.信息传递存在的范围


表解生态系统三个基本功能的区别与联系:

1、 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区别   联系
来源 途径 特点 范围 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能量流动  太阳能 食物链或食物网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食物链各营养级间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  物质是循环的,带有全球性  生物圈
信息传递 生物或无机环境 多种途径 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单向或双向)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  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生态系统三大基本功能的定位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各有不同。
(1)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
(2)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
(3) 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知识拓展:

1、信息传递可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包括同种生物间和不同种生物间。信息传递还可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些具有特异性,如昆虫的某一性外激素只对特定昆虫起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信息传速都具特异性,如某些昆虫的趋光性。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实践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Ⅰ、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①养鸡业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蛋率。
②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及榭木等的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获得增产。
③模拟动物信息吸引大量传粉动物,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
Ⅱ、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①黏虫成虫具有趋光性,对蜡味特别敏感,生产上常利用这一特点,在杀虫剂中调以蜡类物质以诱杀之。
②人们还可以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方法: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科学研究方法:

1、假说——演绎法
①提出假设
②演绎就是推理
③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
④得出结论
2、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稀有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
3、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法、类比推理法、实验法和演绎法。
①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②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
③实验法:通过试验的论证得出所需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分为: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④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演绎法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有待于实践检验。它只能从逻辑上保证其结论的有效性,而不能从内容上确保其结论的真理性。也可以从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思维延伸到其结论该以反证明。
4、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①设置对照原则: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
②单一变量原则;
③平行重复原则
5、实验的特性:对照,统一性质。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讨论结果;分析问题。分为科学实验;验证性实验;对照实验等。
知识拓展:

1、生物学的历史研究进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
(1)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叙述
①提出假设(如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实验,得到F1,Aa这对基因是独立的,在产生配子时相互分离。这里假设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
②演绎就是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③最后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遗传物质验证的三个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重组实验
(3)酶发现过程中的实验:
①1777年,苏格兰医生史蒂文斯从胃里分离一种液体(胃液),并证明了食物的分解过程可以在体外进行。
②1834年,德国博物学家施旺把氯化汞加到胃液里,沉淀出一种白色粉末。除去粉末中的汞化合物,把剩下的粉末溶解,得到了一种浓度非常高的消化液,他把这粉末叫作“胃蛋白酶”(希腊语中的消化之意)。同时,两位法国化学家帕扬和佩索菲发现,麦芽提取物中有一种物质,能使淀粉变成糖,变化的速度超过了酸的作用,他们称这种物质为“淀粉酶制剂”(希腊语的“分离”)。科学家们把酵母细胞一类的活动体酵素和像胃蛋白酶一类的非活体酵素作了明确的区分。
③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库恩提出把后者叫作“酶”。
④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用砂粒研磨酵细胞,把所有的细胞全部研碎,并成功地提取出一种液体。他发现,这种液体依然能够像酵母细胞一样完成发酵任务。这个实验证明了活体酵素与非活体酵素的功能是一样的。因此,“酶”这个词现在适用于所有的酵素,而且是使生化反应的催化剂。由于这项发现,毕希纳获得了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4)生长素的发现实验:植物的向光生长和胚芽鞘实验
2、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动态地观察生物体内或细胞内生理、生化过程,认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例如,用C、O等同位素研究光合作用,可以详细地阐明叶绿素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什么是从这些简单分子形成糖类等大分子的中间物,以及影响每步生物合成反应的条件等。
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从DNA复制、RNA转录到蛋白质翻译均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酶切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研究证实了DNA分子中碱基排列规律,在体外作合成DNA的实验:分四批进行,每批用一种不同的32P标记脱氧核苷三磷酸,32P标记在戊糖5'C的位置上,在完全条件下合成后,用特定的酶打开5'C-P键,使原碱基上通过戊糖5'C相连的32P移到最邻近的另一单核苷酸的3'C上。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首次提出了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从而建立了分子杂交技术,例如以噬体T2-DNA为模板制成[32P]RNA,取一定量T2-DNA和其它一些DNA加入此[32P]RNA中,经加热使DNA双链打开,并温育,用密度梯度离心或微孔膜分离出DNA-[32P]RNA复合体测其放射性,实验结果只有菌体T2的DNA能与该[32P]RNA形成放射性复合体。从而证明了RNA与DNA模板的碱基呈特殊配对的互补关系,用分子杂交技术还证实了从RNA到DNA的逆转录现象。
4、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还表现在:
a、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三个连续阶段,即肽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研究;
b、核酸的分离和纯化;
c、核酸末端核苷酸分析,序列测定;
d、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e、RNA中的遗传信息如何通过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向蛋质中氨基酸传递的研究等等。
为了更好地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除了有赖于示踪剂的高质量和核探测器的高灵敏度外,关键还在于有科学根据的设想和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以及各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发现相似题
与“(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首古诗中隐喻了生物之间的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