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填空题
    以下均为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或用品:   ①钙片;②天然气;③石墨;④食醋;⑤食盐;⑥鸡蛋壳。   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可以摄入的物质是___
    (2) 常用作调味品的是___ ,制作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___ 。
    (3) 混合后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是___ ,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的是___ 。
    本题信息:2012年模拟题化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云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以下均为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或用品: ①钙片;②天然气;③石墨;④食醋;⑤食盐;⑥鸡蛋壳。 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 为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可以摄入的物质是___(2...” 主要考查您对

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盐的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
  •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 盐的性质

在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①碳、氢、氧、氮主要以水、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的形式存在。
②其他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③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 晶体的形式存在。


常量元素:
常量元素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①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质量分数%
O 65.0
C 18.0
H 10.0
N 3.0
Ca 2.0
P 1.0
K 0.35
S 0.25
Na 0.15
Cl 0.15
Mg 0.05

②一些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及每天适宜摄入量
使骨骼和牙街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800—1200mg 缺钙主要影响骨骼的发育和结构,临床症状表现为青少年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骨质软化症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钙是无毒的元素,但摄入过量会导致高血钙,从而引起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的疾病 海产品、豆类、奶类、各种绿叶蔬菜等 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 [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Na+和K+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 2000—2500mg 缺钠会引起肌肉痉挛、头痛等;过量会引起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食盐 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1850—5600mg 缺钾会引起肌肉不发达、心律小齐等;过量会导致恶心、腹泻等 香蕉、柑橘、橙子、山楂、蘑菇、豆炎及其制品等 主要以K+的形式萍在干细胞内液中
促进骨骼发育、细胞遗传物质合成等 300—400mg 缺镁会引起肌肉不发达、抽搐、痉挛、心律不齐等;过量会引起神经系统紊乱、肾病等 坚果、大豆、牛奶等 70%的镁以磷酸盐和碳酸盐形式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25%的镁存在于软组织中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
①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Fe
Co
Cu
Zn
Cr
Mn
Mo
F
I
Se

②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14—18岁人群每天的适宜摄入量
元素 人体内的含量 对人体的作用 适宜摄入量(每天)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5g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20—50mg 缺铁会引起贫血
2.5g 影响人体发育 15.5—19mg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14—21mg 有防癌、抗癌作用 50μg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25—50mg 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150μg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6g 能防治龋齿 1.5mg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知识拓展:
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
如在食品巾添加含钙、锌、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人量。但要注意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要注意适宜的摄入量,摄人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
有机化合物:
(1)概念: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等。

(2)组成和结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元素。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仅可以和H,O,Cl,,N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也可以互相连接成链状或环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有机物的结构就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

(3)特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燃烧产物有CO2和水;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不易导电、熔点低。

(4)分类:
①有机物小分子:相对分了质量较小,如乙醇,甲烷、葡萄糖等。
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

无机化合物:
(1)概念: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 H2CO3,CaCO3等,不具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归在无机化合物中。

(2)分类:无机化合物根据元素组成及在水中离解成的粒子特点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氧化物,酸,碱,盐的比较:

物质类别 概念 分类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期中一种是氧元素 金属氧化物:由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如MgO,Fe2O3等
非金属氧化物:由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如CO2、SO2、H2O等
能离解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含氧酸:如H2SO4、H2CO3、HNO3等无氧酸:如HCl,H2S等
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可溶性碱:如NaOH,Ca(OH)2等不溶性碱:如Mg(OH)2、 Fe(OH)3等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正盐:如NaCl、NH4Cl、Na2CO3,仅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两部分组成酸式盐:如NaHCO3、NH4HCO3,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式酸根离子构成碱式盐;如Cu2(OH)2CO3,由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主要区别: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溶解性 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些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 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 以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
可燃性 多数可以燃烧 多数不能燃烧


概念的理解:
    像NaCl、H2SO4和NaOH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而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和CaCO3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也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概述:
    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的上述特质都跟金属晶体内含有自由电子有关。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少数金属例如金、铂、银、铋以游离态存在。金属矿物多数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金属之间的连结是金属键,因此随意更换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连结,这也是金属伸展性良好的原因。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只显正价。

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
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具有金属光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金属物理性质的特性:

  不同的金属有其各自的特性。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见下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
密度
熔点
硬度

用途:
钛和钛的合金:可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轮船外壳,反应器和电信器材。
锌:锌镀在铁的表面,以防止铁被腐蚀;锌还常用于电镀、制造铜合金和干电池。
铜:制造电线、电缆和各种电器。
铝:来冶炼高熔点金属;导电性仅次于银和铜,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①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实际运用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②应用举例
a.日常生活中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这是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并且铅对人体有害。
b.虽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由于银的价格比铜高得多,所以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c.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这是因为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高温时钨丝不易熔化;而锡的熔点最低 (只有232℃),如果用锡制灯丝,只要一开灯,灯丝就会断开,灯泡不能发光。 d.铁制水龙头要镀铬,这是因为镀铬既美观,又耐腐蚀,可延长水龙头的使用寿命。
e.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其他金属,如温度计中的液态金属汞、干电池的锌皮、热水瓶内胆上镀的金属银等。
盐的定义: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在溶液里能解离成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根据阳离子不同,可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钱盐等,根据阴离子不同,可将盆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
氯化钠(NaCl),碳酸钠 (Na2CO3)、碳酸氧钠(NaHCO3)、碳酸钙和农业生产上应用的硫酸铜(CuSO4)。
盐的物理性质:
(1)盐的水溶液的颜色常见的盐大多数为白色固体,其水溶液一般为无色。但是有些盐有颜色,其水溶液也有颜色。例如:胆矾(CuSO4·5H2O)为蓝色,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含Cu2+的溶液一般为蓝色,含Fe2+的溶液一般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一般为黄色。
(2)盐的溶解性记忆如下钾钠硝钱溶水快(含K+,Na+,NH4+,NO3-的盐易溶于水);硫酸盐除钡银钙(含SO42-的盐中,Ag2SO4, CaSO4微溶,BaSO3难溶)都易溶;氯化物中银不溶(含 Cl-的盐中,AgCl不溶于水,其余一般易溶于水);碳酸盐溶钾钠钱[含CO32-的盐,Na2CO3、(NH4)2CO3、 K2CO3易溶,Na2CO3微溶,其余难溶〕。

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一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例如:Fe+CuSO4==FeSO4+Cu
规律:反应物中盐要可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Na除外)。
应用:判断或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2)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复分解反应),例如;HCl+AgNO3==AgCl↓+HNO3。
规律:反应物中的酸在初中阶段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盐是碳酸盐时可不溶,若是其他盐,则要求可溶。应用:实验室制取CO2,CO32-、Cl-,SO42-的检验。
(3)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复分解反应)
规律:反应物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盐不为按盐,生成物其中之一为沉淀或水。
应用:制取某种碱,例如:Ca(OH)2+Na2CO3== CaCO3↓+2NaOH。
(4)盐+盐→另外两种盐
规律: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
应用:检验某种离子或物质。例如:NaCl+AgNO3 =AgCl↓+NaNO3(可用于鉴定Cl-);Na2SO4+BaCl2==BaSO4↓+2NaCl(可用与鉴定SO42-
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比较如下表: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硫酸铜
化学式 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CuSO4
俗称 食盐 纯碱、苏打 小苏打 —— ——
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液为蓝色,有毒
化学性质 水溶液显中性
AgNO3+NaCl==AgCl↓+NaNO3
水溶液显碱性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水溶液显碱性
NaHCO3+HCl==NaCl+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uSO4+5H2O==CuSO4·5H2O
CuSO4+Fe==FeSO4+Cu
CuSO4+2NaOH==Cu(OH)2↓+Na2SO4
用途 作调味品和防腐剂,医疗上配置生理盐水。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烧碱,广泛用于玻璃、纺织、造纸等工业 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实验室制取CO2,重要的建筑材料,制补钙剂 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实验室中用作水的检验试剂,精炼铜

易错点:
①“食盐是盐是对的,但“盐就是食盐”是错误的,化学中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

②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是混合物,而碳酸钙是纯净物。

③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盐叫亚硝酸钠,工业用盐中常含有亚硝酸钠,是一种自色粉末,有咸味,对人体有害,常用作防腐保鲜剂。

④CuSO4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后形成蓝色的CuSO4溶液,从CuSO4溶液中结品析出的晶体不是硫酸铜,而是硫酸铜晶休,化学式为CuSO4·5H2O,俗称胆矾或蓝矾,是一种蓝色固体。硫酸铜与水结合也能形成胆矾,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利用这种特性常用硫酸铜固体在化学实验中作检验水的试剂。
盐的命名:
(1)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盐,读作“某化某”,如 NaCl读作氯化钠,AgI读作碘化银。
(2)构成中含有酸根的,读作“某酸某”。如Na2CO3、ZnSO4、AgNO3、KMnO4、KClO3分别读作:碳酸钠、硫酸锌、硝酸银、高锰酸钾、氯酸钾。
(3)含铵根的化合物,读作“某化铵”或“某酸铵”。如NH4Cl、(NH4)2SO4读作:氯化铵、硫酸铵。
(4)其他:Cu2(OH)2CO3读作“碱式碳酸铜”, NaHSO4读作“硫酸氢钠”, NaHCO3读作“碳酸氢钠”。

风化:
风化是指结晶水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失去结晶水的现象,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反应。如 Na2CO3·10H2O==Na2CO3+10H2O;CaSO4·2H2O ==CaSO4+2H2O。

侯氏制碱法: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于1938-1940年用了三年时间,成功研制出联合制碱法,后来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其主要原理是:
NH3+CO2+H2O== 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I
2NaHCO3==Na2CO3+H2O+CO2
(1)NH3与H2O,CO2反应生成NH4HCO3
(2)NH4HCO3与NaCl反应生成NaHCO3沉淀。主要原因是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3)在第(2)点中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NaCl,由于 NH4CI在低温时溶解度非常低,使NH4Cl结晶析出,可做氮肥。
(4)加热NaHCO3得到Na2CO3.
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NH4Cl可做氮肥,同时无氨碱法副产物CaCl2毁占耕田的问题。
发现相似题
与“以下均为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或用品: ①钙片;②天然气;③石墨;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