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化学

首页
  • 问答题
    在我省举行的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竞赛中,我市教师设计了下面一个实验并获得大奖,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实验装置:

    魔方格

    实验操作:
    1.用一个小集气瓶集满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说明氧气具有______的性质;
    2.将另一个“空”集气瓶倒扣在装氧气的集气瓶上,瓶口相接,等待4-5分钟;
    ③然后将上面的“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取下来,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观察到和步骤①同样的现象.
    实验结论及应用: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_;请你再列举一个能用该结论解释的生活中的现象______;
    评价:该实验比课本氨分子运动的实验突出的优点是______.
    反思:纯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之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纯氧.
    再探究:针对上述物质燃烧剧烈问题,我设计的方案是:
    操作步骤______.
    现象______.
    本题信息:化学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我省举行的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竞赛中,我市教师设计了下面一个实验并获得大奖,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实验装置:实验操作:1.用一个小集气瓶集满一瓶氧气,将带...” 主要考查您对

氧气的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氧气的性质
  •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定义:
     氧气,空气主要组分之一,比空气重,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无色、无臭、无味。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

(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

(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2)助燃性,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2Mg+O22MgO
3Fe+2O2Fe3O4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C+O2CO2(O2充分)
2C+O22CO(O2不充分)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2CO+O22CO2
CH4+2O2CO2+2H2O
C2H5OH+3O22CO2+3H2O

易错点:
(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

(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
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

(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

(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 如H2,He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Fe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NO3-
微粒的运动 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如:水的蒸发 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 如:水的电解 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NaCl的溶解是物理变化, NaCl与AgNO3反应是化学变化
化学计量数与符号的关系 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前加上化学计量数,如2H,2H2,3Na+,只表示原子、分子、离了的“个数”,不表示元素和物质
联系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原子 分子
定义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相同点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②都很小,但者阶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③都在不断地运动;
④微粒子间都有间隔;
⑤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区别 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

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概念 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 呈电中性,不带电 带电:
阳离子带正电
阴离子带负电
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Na 表示钠原子,2Na表示2个钠原子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电荷数,后标出电性 (+、-):Na+表示钠离子,2Na+表示2个钠离子
数量关系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似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转化

氧气检验和验满方法:
1.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有氧气存在

2.验满:氧气验满仍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但不同的是,此时气体已经确认是氧气,
且带火星部分只能放在瓶口处(这样才能保证氧气已满),若木条立即复燃且燃烧旺盛,
则氧气已满。(因为若氧气未满,也可使木条复燃,只是不会“立即”和“旺盛”)

发现相似题
与“在我省举行的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竞赛中,我市教师设计了下面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