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迅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材料二:去年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国际峰会上,就当前国际形势和一系列重大全球问题全面阐述中国的主张,每每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材料三:回首2009年,世界经济遭遇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百年不遏的严重冲击。穿越60年风雨的社会主义中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不少国家还在金融危机中煎熬,而中国经济率先实现了回升向好。中国经济增长顺利完成了年初提出的“保八”目标,全年增幅8.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都难与我国相比。中国经济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份优异的答卷!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三说明在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中国经济增长能成功实现 “保八”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政治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颖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迅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材料二:...” 主要考查您对

党的基本路线及指导思想

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依法治国

基本经济制度

艰苦奋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党的基本路线及指导思想
  • 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 科学发展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依法治国
  • 基本经济制度
  • 艰苦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活力源泉)。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地位:兴国之要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地位:立国之本
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意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②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证;
④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的内容: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历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全面推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目的:为了更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怎样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七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921年党诞生时(一大):马列主义;
1945年党的七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002年党的十六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7年党的十七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改革开放:
①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②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它,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它。
一,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就从根本上坚持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坚持改革开放,是为了建立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政治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则是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使生产力的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基本路线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都正确地反映和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归根结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
①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奋斗目标是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③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庄严使命: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①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因此,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就成为其目标。
②从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⑤进入新世纪,党继续领导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⑥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开辟了走向胜利的正确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②党领导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
③党领导领导人民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③“三个代表”的意义:“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④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⑤是统一的整体(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⑥地位及作用: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强大的理论武器。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举例说明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以及先进人物代表。
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西部大开发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C、神舟七号和嫦娥一号发射成功D、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免除农业税B、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C、实行廉租房制度D、关注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人物代表:郑培民、孔繁森、任长霞、王启民、许振超等。

说说现实生活中党和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例:
党和政府:
①引进人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各地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地方经济;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农村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发展社区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实施再就业工程,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
党为什么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③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我们应该怎样热爱中国共产党:
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③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
④树立远大理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好好学习。
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影响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它们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扩大。因此世界的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 
影响发展的因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落后、贫困、债务的阴影仍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家间的贫富悬殊依然严重。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首要宗旨之是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在国际安全方面:
①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裁军和军控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③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160多个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和平外交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维护了周边的和平与稳定。
在经济建设方面:
①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让其他国家也分享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③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做出了贡献。
在文化建设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例如:中国军人参与国际维和行动;APEC组织上海会议;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等。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机遇: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挑战: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自身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和平和发展对世界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的崇高事业。 

中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
利:①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和各地区间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共享,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②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弊:①加剧了国际竞争,使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②各国在分享全球化的成果,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要获取同样的利益,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战争给人类带来哪些严重危害:
①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②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威胁到附近地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存;
③战争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④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为什么要热爱和平
①和平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和平的世界才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②只有维护和平,人民才能幸福,人类社会才能文明发展。

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
①世界各国领导人、各种国际组织与志愿人员为人类共同创造和平、美好的未来而呼吁、奔波,他们无私地奉献者,甚至为和平付出了生命;
②为了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建立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国际社会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③联合国在协助解决国际危机和解决长期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如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然存在,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冲突、战争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争夺,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隔阂。

如何解决国家和民族的争端:
世界各国各民族唯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协商、加强合作,以和平而不是战争的手段解决争端,世界才能和平稳定,人类文明才能繁荣进步。

全球性问题:
①人口压力;
②环境污染;
③资源枯竭;
④安全威胁;
⑤发展失衡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些人单独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贫困仍然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
①在我们的世界上,还有一些贫困人口需要关爱与帮助;
②世界上依然存在严重的贫富不均,贫困、落后、债务依然困扰着一些国家。

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原因:
①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是造成一些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
②战争和动乱;
③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

贫困和落后的危害:
①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
②是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稳定,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为了共同发展和消除贫困,世界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大多数国家都把消除贫困作为本国的首要发展目标。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仍然突出。中国为减少世界贫困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 
①需要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胆改革,承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努力);
②需要国际社会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尤其需要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对发展中国家公平开放市场,减免债务,通过增加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的能力(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③世界各国、各地区必须携起手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④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努力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

青少年怎样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①生活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的青少年,应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努力开创共同发展的道路;
②学会沟通,学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争端;
③学会接纳多元文化,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互相理解、彼此沟通;
④要从小学会关心全球性问题,学会爱;
⑤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伸出援助之手,给世界人民以力所能及的关怀。

作为21世纪的中国少年,应该为世界和平与人类的未来做点什么:
作为21世纪的中国少年,我们不仅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对世界和平和人类的未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手挽手,推动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让我们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热情和理想,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明天!

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以人为本,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使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①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谐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人为本;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得出的必然结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重要性: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⑤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依法治国目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主体:广大人民
依法治国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前提: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依法治国关键:执法必严
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要求。

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①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②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以德治国的内容:
我国基本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为人民服务。
原则:集体主义。
重点:诚实守信。
加强: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目的: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①法律的遵守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人们更加遵守法律。公民道德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②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加规范。
③总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如何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1、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政府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职权,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每一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懂得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重要性:
①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②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基本要求:
①学法,懂法,树立法治观念。
②自觉守法,法律规定的一定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③学会用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自觉护法,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应具备:
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②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
③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尊重法律与追求公正的关系:
①法律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代表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
②尊重法律,是富有正义感、追求公平的具体体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青少年具备哪些法律素养?)
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②与法同行,树立法治观念;
③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
④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⑤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培养守法意识,依法规范自己行为。
⑥我们应该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了解青少年学法、懂法的重要意义:
①认真学法,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②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学法、守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15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来,不仅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转,而且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16大在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一定能够进一步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知识点:
①地位: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③作用: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形式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①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②加快生产力的发展;③缓解就业压力;④增加税收;⑤方便人民生活

国有经济知识点:
属于国有经济的行业:国防工业、造币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
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①拥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②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③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④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集体经济知识点:
集体经济的重要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经济的作用:
①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
②可以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③缓解就业压力;
④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主体不同:前者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后者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②涉及行业不同;
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
联系:
①都是公有制经济;
②都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①在我国,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比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别:
公有制经济
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等
非公有制经济
含义: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

艰苦奋斗: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
: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现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①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②艰苦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③现阶段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农村,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和边远地区,群众的生活还不富裕,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文教卫生事业,都还相当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逐步加以解决。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鼓舞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艰苦奋斗在新时期的特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背景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有关内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自身的时代特色。
其一,尊重国情
强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一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过程,是贯穿于这一漫长历史阶段始终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
其二,强调模仿作用
针对一些党员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建立起了领导带头,党员动手,全社会共同行动的有效实施机制,更好地推动了党的自身建设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三,强调反腐倡廉
根据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复杂原因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新形势下的反腐败工作紧密联系,坚持节俭与治理相结合,大力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使广大党员自觉树立起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牢固堤防。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大局,正确分析新时期、新环境和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在全面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于在新时期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论认识,做出了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论述。

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作用(重要地位):
①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精神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②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③无论什么时代,艰苦奋斗精神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④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青少年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①它是成就任何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必经之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②它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③它是由激烈的国际竞争决定的。
④它是由实现共同理想的目标长期性、艰巨性决定的。

中学生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①要努力学习,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
②培养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安逸;
③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要遇事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④工作上要不畏艰难,勤勤恳恳,意志坚强。

勤俭节约: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品质和修养的体现。在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节俭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提倡的美德。勤俭节约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仍需大力提倡。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是治国安邦之道;
③是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
④是做人的美德;
⑤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富裕年代,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
⑥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勤俭节约有益于个人成长,追求奢华不利于个人成长。

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
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要真正做到爱岗就业,首先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专心致志地搞好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奉献社会,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


艰苦奋斗的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迅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