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填空题
    从下列历史事件中,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分别填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致过程示意图”中的相应空格内。(只填序号)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 ②诺曼底登陆 ③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④《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⑤斯大林格勒战役 ⑥日本签署投降书,无条件投降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马游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从下列历史事件中,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分别填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致过程示意图”中的相应空格内。(只填序号)①日本偷袭珍珠港 ②诺曼底登陆 ③德国进攻波兰、英法...” 主要考查您对

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的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诺曼底登陆

日本投降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的爆发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诺曼底登陆
  • 日本投降
闪电战:
德意志国防军在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德军将领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袭、集中、速度。

德国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再也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迅猛推进,很快占领波兰西部。在此期间,苏军也进入波兰,占领东部地区。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东部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占领波兰东部。通过苏芬战争,苏联取得芬兰部分领土,获得汉科半岛租借权。1940年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加入苏联。同年6月,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把北布科维纳移交苏联。罗马尼亚政府被迫接受苏联要求,苏军占领上述地区。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

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法西斯政权上台,形成二战的欧亚策源地;
3.客观原因: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闪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实施白色方案,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3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的抗战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波兰的军队很快被装备精良的德军击溃。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苏联红军进入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主要数据: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1.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
2.这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3.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发动太平洋战争则可以获取大量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最后一战”的决心;
4.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美国参战对二战的影响:

1.美国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可以大大支援盟军的后勤补给;
2.美国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且它在太平洋的舰队和本土的陆军可以同时对两方面的敌人施以压力;
3.美国拥有战时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并积极将其投入战争;
4.打击了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珍珠港的战略位置:
夏威夷群岛地处太平洋的心脏地带,是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夏威夷南至大洋洲5000千米,东至旧金山4000千米,西至东京6000千米,北至阿拉斯加4000千米,素有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称。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是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性质:
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主义侵害和威胁,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法西斯的国家。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根本原因: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日益激化。具体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过程:
1939年美国调整“中立”政策,加强对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大西洋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3.影响: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
1.法国投降后,英美合作,开始抵制法西斯;
2.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开始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3.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联盟形成;
4.苏德战争爆发,美国凭借《租借法案》援助苏联;
5.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史评价:
1.这次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2.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程:

1.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
2.德军攻入市区;
3.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
4.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示意图: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前奏——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中一次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
1.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此战的胜利使得同属于反法西斯的国家美,英意识到,苏联,是他们击败法西斯必须团结的国家,这也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进行的一场登陆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对未来战争具有深刻启迪。

诺曼底战役胜利的意义:
1.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
2.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诺曼底登陆示意图:


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主要战役:
1.敦刻尔克撤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2.伦敦空战,粉碎了德国迅速灭亡英国的企图,是二战开始后,德国首次受挫;
3.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前奏,粉碎了德国灭亡苏联的企图;
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欧洲战场转折;
5.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
6.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转折;
7.诺曼底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8.柏林战役,歼灭德国法西斯。
波兹坦会议: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他的同意。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
《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
1.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
2.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后;
3.重申波茨坦公吿,笫八条的《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4.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
5.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
6.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
1.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2.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消灭日本关东军;
3.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抗日武装展开全面反攻。

日本投降的意义:
1.标志着轴心国集团的彻底溃败;
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军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密苏里号签字仪式:

发现相似题
与“从下列历史事件中,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分别填入“第二次世界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