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青藏铁路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2005年10月15日全线贯通。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18千米,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就有965千米,其中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最长的铁路。分析回答1—3题。
    1.对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线路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

    A.地形
    B.经济因素
    C.人口因素
    D.资源


    2.沿线冻土广布的原因是:
    [     ]

    A.沿线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B.沿线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C.沿线都处在河谷地势低洼
    D.沿线地处高原,降雪量大
    3.青藏铁路穿越冻土最主要的办法是:
    [     ]

    A.避开冻土筑路
    B.“之”、“8”字型弯曲
    C.“以桥代路”
    D.冬季在冻土表层筑路
    本题信息:2012年广东省期中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周颖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青藏铁路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2005年10月15日全线贯通。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18千米,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就有965千米,...” 主要考查您对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及其布局的区位因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及其布局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治线,如铁路、公路、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轴网和综合运输网。
②按层次:即不同层次的运输网,包括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3、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家包括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等因素。
交通运箱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需要,杜会经济因家决定交通运愉点、线和网的布局。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艳网伸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国家。
交通运输是凭借天然和人工线路在运动中进行的,它涉及的空间范围很大,因此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


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1、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2、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青藏铁路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2005年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