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化学

首页
  • 实验题
    某同学做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其反应完全,先向C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再滴入Na2CO3溶液。根据酚酞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____________(填“对”或“不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月考题化学实验题难度一般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某同学做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使其反应完全,先向C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 主要考查您对

碳酸钠

61. 其它金属及化合物(锌、锰、钙、金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碳酸钠
  • 61. 其它金属及化合物(锌、锰、钙、金等)

碳酸钠(Na2CO3):

(1)俗名:纯碱或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稳定;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防治等
(2)与H+反应:CO32-+2H+==CO2↑+H2O
(3)与NaOH不反应
(4)与石灰水反应:CO32-+Ca2+==CaCO3
(5)与氯化钡反应:CO32-+Ba2+==BaCO3
(6)与CO2反应:CO32-+CO2+H2O==2HCO3-


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强碱性,pH11.6。
碳酸钠是一种强碱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碳酸钠水解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使溶液显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复分解反应。
稳定性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

碳酸钠的用途:

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用作食品工业发酵剂。


Na2CO3、NaHCO3的性质比较:

表示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称 苏打 小苏打
物理性质 色态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溶解性 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热稳定性 很稳定 受热分解: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与NaOH反应 不反应 NaHCO3+NaOH=Na2CO3+H2O
相互转化 Na2CO3+H2O+CO2=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Na2CO3、NaHCO3的鉴别:

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比较: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化学方程式不同。
①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 2HCl+Na2CO3===2NaCl+CO2↑+H2O
②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 HCl+Na2CO3==NaCl+NaHCO3(无气泡)     HCl+NaHCO3==NaCl+CO2↑+H2O(后来有气泡)
[特别提醒]
(1)Na2CO3和盐酸可以用互滴法鉴别。
(2)滴加顺序不同,放出CO2的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的归纳总结:

(1)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
(2)向NaH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3)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4)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4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锌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单质锌:
物理性质:锌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锌是一种蓝白色金属。密度为7.14克/立方厘米,熔点为419.5℃。在室温下,性较脆;100~150℃时,变软;超过200℃后,又变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的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薄而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当温度达到225℃后,锌氧化激烈。燃烧时,发出蓝绿色火焰。锌易溶于酸,也易从溶液中置换金、银、铜等。锌的氧化膜熔点高,但金属锌熔点却很低,所以在酒精灯上加热锌片,锌片熔化变软,却不落下,正是因为氧化膜的作用。锌是第四常见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及铜。
化学性质:2Zn+O22ZnO Zn+X2ZnX2(X=F、Cl、Br、I) 3Zn+2PZn3P2 Zn+SZnS
②氢氧化锌 Zn2++2NaOH==Zn(OH)2+2Na+ Zn(OH)2+2H+==Zn2++H2O Zn(OH)2+2OH-==[Zn(OH)4]2- Zn(OH)2+4NH3+2NH4+==[Zn(NH3)4]2++2H2O Zn(OH)2==ZnO+H2O
[Zn(NH3)4]2++2OH-==Zn(OH)2+4NH3
③氯化锌 ZnO+2HClZnCl2+H2O ZnCl2+2H2O===Zn(OH)Cl+2HCl ZnCl2+H2O=H2[ZnCl2(OH)2] FeO+H2[ZnCl2(OH)2]==Fe[ZnCl2(OH)]2+H2O Zn+CuCl2=ZnCl2+Cu
④硫化锌 2ZnO+2S==2ZnS+O2 Zn2++(NH4)2S==ZnS+2NH4+  ZnSO4+BaS==ZnS+BaSO4  Zn2++H2S==ZnS+2H+
⑤锌的配合物(a)[Zn(NH3)4]2+、(b)[Zn(CN)4]2-

钙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单质钙:活泼金属
②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白色块状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CaO+H2O==Ca(OH)2
③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a(OH)2+CO2==CaCO3↓+H2O
④碳酸钙:俗称石灰石,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常用的建筑材料,实验室常用其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H2O

银的单质及化合物:

①物理性质: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原子序数47,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金属。银性质稳定,质软富有延展性。导热,导电率高,不易受酸碱的腐蚀
②化学性质: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H2S+O2=2Ag2S+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2Ag+2H2SO4(浓)Ag2SO4+SO2↑+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2Ag+F22AgF暗棕色
2Ag+Cl22AgCl白色
2Ag+Br22AgBr淡黄色
2Ag+I22AgI黄色
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2Ag+SAg2S
银易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微溶于热的稀硫酸而不溶于冷的稀硫酸。盐酸和王水只能使银表面发生氯化,而生成氯化银薄膜。
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能,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某同学做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1)该反应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