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网络谣言,无视规则,挑战公德,已成了蛊惑网民、欺骗公众的精神鸦片,已成了给生活添乱、影响社会秩序的心理毒品。 2012年4月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少年网协会联合向广大青少年发出“ 青少年坚决不信谣不传谣” 倡议书,希望广大青少年自觉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
    (1)据材料,说明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伦理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列出这份“青少年坚决不信谣不传谣”倡议书的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山东省专项题政治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武树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网络谣言,无视规则,挑战公德,已成了蛊惑网民、欺骗公众的精神鸦片,已成了给...” 主要考查您对

道德及其与法的关系

网络的伦理困惑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道德及其与法的关系
  • 网络的伦理困惑

道德的含义:

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比较 法治  德治
区别 属性 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 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功能和地位 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联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自觉纳入法律规范中去

法律和道德的差别:

比较方面

法律

道德

产生 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人类社会产生后约定俗成的
表现形式不同 用严格的文字表述,明确具体 存在于认识和舆论中,不成文,概括而笼统
实现方式不同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贯彻 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实施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人们与法律相关的行为 涉及人们的思想、品格、言语、动机及一切行为

道德与法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二者都是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2)二者的调控范围交叉渗透。二者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二者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要求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
(3)二者的社会功能互补。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他律约束作用与道德的自律教化作用,只有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建设社会文明的良好成果。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内容

角度

要求

爱国守法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一要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二要遵守法律
明礼诚信  公民在家庭生活、职业领域、公共场所的活动 一要文明礼貌,二要诚实守信
团结友善 公民的集体生活 一要团结合作,二要互相帮助
勤俭自强 公民的个人生活 一要勤劳节俭,二要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敬业奉献 公民的职业岗位 一要忠于职守,精益求精,二要奉献社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

(1)我们的荣辱观:
①内涵:荣辱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看法。
②特点: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主体感受性和实践性,更能够调动人们的自觉能动性。
③地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保障。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道德基石、道德力量、实践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与时俱进的品格。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了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体现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
②为人民服务的表现形式:为人民服务有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表现。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敬业开拓、服务上乘,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先公后私、尽职尽责、诚实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利用一己之长,做好工作,守法经营,也是为人民服务。
③措施: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就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通过具体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
(2)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①内容:集体主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第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
第三,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要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
②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③措施: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要反对个人主义,尤其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把他人、集体和社会当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它不能代表正当的个人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既会给社会、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也会给个人带来失败和不幸。



网络的特征:

①网络具有参与的随意性
②网络角色具有可变换性
③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虚幻性

网络世界的显著特点:

(1)网络具有参与的随意性。人们可以随时进入网络世界,也可以随时退出。是否从事网络活动,成为网络世界的一员,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志。这同现实生活的不可脱离性,有显著区别。
(2)网络角色具有可变换性。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社会角色是确定的,不易更改。作为网络角色,其身份具有不确定性。参与者可以虚拟性别、年龄、身份、国籍等一切个人资料,在一种虚拟状态下完成其社会交往活动。
(3)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虚幻性。网络参与的随意性和网络角色的可变换性,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跨国界、跨时空的交往,而这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的。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世界中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难以把握,这又使网络交往呈现出虚幻的一面。此外,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网络交往的责任难以追究,网络义务易于逃避。这种网络信息与现实社会信息在真实性上的反差,也是网络世界被认为是虚拟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较生命科技、网络科技、科学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应信守的伦理原则:

内容项目  面临的难题 信守的伦理原则
生命科技 ①器官移植是否合理
②人伦关系的混乱
③是否危及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①尊重人的生命的原则
②公正原则
③自主原则
④安全原则
网络科技 ①网络安全问题
②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
③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①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②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③维护网络安全,不得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
④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
科学技术  ① 发展科技的目的不同,会提出不同的伦理原则
②运用科技成果的态度不同,会寻求不同的伦理原则作支撑
③如何处理科技成果的运用与传统伦理的冲突
①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的原则 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无害原则

网络面临的伦理问题:

①网络安全问题
②网络自由滥用问题
③隐私权保护问题

网络世界的伦理原则: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不得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要求: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