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左下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右下图)。
    材料三:
    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塔里木河水被大量抽取,引发罗布泊消失。在乌鲁木齐召开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为推动这项工程出谋划策。为本次峰会做总结演讲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表示“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据悉,浑善达克沙地是对北京气候构成严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含盐量相对较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渤海成为不二选择。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l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度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拼入屡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如下图所示:
    (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各答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发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这将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任答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水西调工程提出以来,引发社会对此的强烈关注,有人支持,但也有人抱有怀疑和忧虑,你是否支持这项工程?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0130模拟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极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 主要考查您对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农业的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联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区域农业的发展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联系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化时代
资源依赖程度 较强 减弱
主要资源 气候、水、土地、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游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派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自然资谏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等石油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城市,金昌、铜陵、个旧等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区域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具有区城性特征。影响一个区城农业发展大方向的区位因众既有自然条件,又有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农业的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1)区域概况
东北区组成:黑吉辽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气候与主要农作物: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满足一年一熟,南部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棉花;中部中温带生长小麦、大豆、玉米、高梁、水稻、甜菜、亚麻、北部春小麦、大豆为主
附:东北区温度带与作物类型

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

附:东北区农林基地的地貌条件

经济协作条件好、农业工业有良好基础,雄厚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土地资源优势——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最有利的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很高的黑土、黑钙土
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国土整治的一个方向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速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3)森林资源优势
全国最大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森林蓄积占全国的1/3
宜林地区广
森林树种丰富,主要林木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4)结论: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建成全国性的大型农业、林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北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是粮食基地。
(5)注意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现有耕地和平潜力,提高单产,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


2.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1)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沼泽的保护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化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林业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木才供应基地,其中黑龙江省最多,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高,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2)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
坚持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按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采伐量积极营造人工林。从长远看,营林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利用,是林业和平的根本
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3)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挖掘森林工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是东北林业基地发展的重点,从事采集、养殖、载培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是林区人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作蚕生产等途径,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对地貌取决定性影响
(2)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具有春早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加上和缓的地势,使黄淮海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刘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重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
(3)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排水或灌水条件很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不断降低
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黄滩海平原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黄淮海平原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1)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辛店洼为例
特点: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成土母持为黄河沉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治理: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2)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以北丘洼为例
形成: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也称水盐运动。旱季,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又被雨淋洗,使土壤表层脱盐。雨季过后,随着蒸发的加强,土壤又开始了积盐过程。因此,土壤中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地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南方低山丘陵区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
大量非耕地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2)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生物资源:口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利用的生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造。
水资源:河流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结论: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热等最难改造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根本缺陷,但因地貌差异形成的多种土地类型,可以因地配置繁多的生物品种,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此外,这里劳动力资源充足,而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一海港,有开发低山丘陵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3)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乱砍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其一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其二,这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地表被蚀去,石质裸露,恢复原业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三,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综合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综合开发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②走立体农业之路
低山丘陵区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4:1,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的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本区人口密度大,而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低山丘陵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立体农业可以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局面。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能带动当前即或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
③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通过鸭、野生猕猴桃、残次木材的加工,大大提高农民收
(2)生态建设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是重要原因,封山育林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但是其真正实现,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约燃料。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位置:和江的入海处,沿海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铁路相接
城市特点:最大城市、最大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和重要出口基地
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规模扩大用地规模扩大
(2)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道路狭窄、交通阻塞;居住拥挤;绿化面积小、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用地趋于饱和,而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因此,建设新区,成为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
(1)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
浦东新区的开发,一方面解决上海市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
浦东新区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东临东海,北临长江。由于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经济发展落后于上海市区
浦东地形平坦,河渠纵横,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浦东与上海繁华的闹市邻近,只要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就能使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结合作的布局形态,即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组团发展,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
(3)浦东新区的发展
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骨干工程,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是浦东新区的主要支柱,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我国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大型工程主要有: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
(2)区域间不流动
(3)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我国的资源状况:

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较低;地区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我国主要常规能源的地区分布:

水能: 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水能资源较少。
煤炭:大别山一秦岭一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约占6%,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 3%江南九省仅占1. 6% 
天然气: 陆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 2%和39.0%.


煤炭和天然气比较:

煤炭 天然气
有点 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缺点 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
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西部的资源优势与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计划:


喀什经济特区:

一、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概况喀什全称“喀什噶尔”,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我国西北部、新疆西南部。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或邻近,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边境线长888公里。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下辖1市11县。截至2009年底,全区总人口387.28万,有维吾尔族、汉族等31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月全国两会期间,新疆代表正式提交关于“设立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提案,并建议国务院把进一步扩大新疆喀什向西开放纳入国家沿边开放的整体战略之中,以大开放促进喀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2010年4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正式启动,19省决定千亿元资金帮助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给新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喀什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批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6年12月,《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把西部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确定19个省市承担对口支援新疆的任务。其中,山东、上海、广东、深圳四省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在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等战略规划下,中央和各地政府已经或即将出台帮助喀什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2009年,中央批准《南疆三地州建设项目专项规划》,计划2009~2013年间对喀什地区等地投资500亿元,建成大中小型项目1.3万个。2010年,山东、上海、广东、深圳四省市计划投资3亿多元,对新疆喀什地区实施21个援建项目。未来五年,广东(含深圳)将安排资金96亿元对口援建喀什地区。喀什地区颁布《喀什市鼓励投资优惠办法》等。
(二)区位优势喀什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喀什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8国接壤或邻近,边境线长达888公里,现有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喀什国际航空港等5个一类口岸和1个二类口岸(新怡发)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喀什与周边国家许多城市直线距离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喀什是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亚的桥头堡和辐射中心,可以“东联西出、西进东销”,对促进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作物资源。食用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还有水稻、大麦、高梁、油菜、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药用作物有甘草、党参、麻黄、雪莲等数十种。瓜果作物有桃、杏、梨、苹果、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石榴、樱桃、阿月浑子、核桃、甜瓜、西瓜等。二是矿产资源。喀什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目前已发现矿产67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石油、天然气、水泥石灰岩、熔剂灰岩、饰面大理石、花岗岩、磁铁矿、硫铁矿、玉石储量丰富。三是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加舒尔布鲁木山、布洛阿特峰、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喀拉库勒湖风景区等。民族风情方面有艾提尕尔民俗文化旅游区、西山民族风情园等。历史文化方面有艾提尕尔清真寺、莫尔佛塔、叶尔羌汗国王陵、玉素甫?哈吉?哈吉甫墓、香妃墓、唐王城、托库孜萨来遗址、喀什噶里石头城遗址等。
2.生产要素充足。一是土地。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约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1/2。全区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园地3.3万公顷、牧草地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11.48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土地资源充足。二是劳动力。截至2009年底,全地区总人口387.28万人,全地区就业人员116.76万人,劳动力充足。三是资本。2008~2009年,喀什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为249.07亿、284.24亿,增长14.12%。资金基础扎实。
(四)产业基础优势
农业方面,粮食、小麦、棉花、林果业、畜牧业等是其传统特色产业。工业方面,己形成钢铁、煤炭、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力、建材、造纸、塑料等一定规模门类。服务业方面,旅游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发展迅速。2008~2009年,喀什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分别为103.58亿元、115.32亿元,第二产业产值分别为42.92亿元、48.8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02.57亿元、120.0'7亿元。第一产业增长11.33%,第二产业增长13.84%,第三产业增长17.06%。因此,喀什地区已具备较完整的产业部门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拥有一定产业基础。

三、推进喀什经济特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喀什经济特区应在产业政策、用地政策、财税政策、技术开发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放开和完善,吸引投资、人才、技术等资源,为特区发展注入活力。具体措施有:一是确定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缩减审批程序,节省时间和成本;二是放宽土地审批,减免土地租金,延长土地使用年限;三是建立开发基金,为投资方提供资金配套、低息贷款;四是免除或降低相关方面税收,纳税额达到标准的返还部分缴纳税款;五是为引进或开发高新技术的项目及企业提供补助及相关优惠;六是改善人才待遇,对来支持特区发展的人才给予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便利等。
(二)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商贸物流业喀什与周边国家风俗习惯相似之处甚多,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同时也是我国东部及西部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交流的重要门户。因此,要完善并扩大现有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基础。一是推动完善铁路网与公路网建设,实现重要地区的直通;二是改造扩大原有机场,建设新机场,增加热点地区航班和航线,提高空港等级和营运能力,提高空中运输能力等。同时,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发展商贸物流业。区位和交通是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关键,区位越近、交通越完善,商贸物流就越方便快捷、成本就越低。要加强与中国内地及周边国家的合作,赋予“东联西出,西进东销”更丰富的内涵,力争建设成出口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开拓国际市场的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据点。
(三)重点发展农业、采掘业、原材料业、旅游业、纺织业
1.发展农业。尤其要注重对诸如瓜果及棉花种植业、牛羊畜牧业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一是增加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补贴和奖励农业机械购买者,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大幅度推动农业生产设备机械化。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以专业化的规模经营为标准改造小规模经营,形成健全发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立品牌保护机制,促进品牌发展,增加品牌附加值。再就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改善产品的工艺和质量,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三是支持生产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丰富的农产品,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农业。
2.发展采掘业。一方面改造传统矿产利用状况,提高石油、天然气、金属产品质量和增加新品种,采选冶采用新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非金属则着力发展环保建材,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另一方面,开发清洁能源矿产。
海西经济区:
2007年1月,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纲要中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两个先行区: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四个基本: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总体布局,即:基本构想,就是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基本思路,就是“四个三”、“四个二”、“九大支撑体系”、“一项根本建设”;基本态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基本格局,就是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
四个推进: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即:推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四个关键:福建新一轮发展的工作要求,即: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以“活”开拓发展之源,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创新创造,激发各种活力,激活各种要素,让所有活力竞相涌流;以“和”提升发展之势,增强发展合力,在合力推进中求和谐,围绕发展求和谐;以“实”打牢发展之基,注重实际、实干、实效,从实际出发,求实求效,促进发展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以“人”构筑发展之本,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选人用人公正导向,树立推动工作的形象、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和公正廉洁的形象。
四谋发展:是海西建设的实践主题,是在海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也是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四个重在:福建建设的实践要领,即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四求先行:
——解放思想求先行。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8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什么时候解放思想,什么时候就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创造辉煌。我们讲的解放思想,就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观来展开,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法。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成果、福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成果、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建设两个先行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要求,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仍然需要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气魄、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仍然需要营造解放思想的氛围、激发解放思想的活力、凝聚解放思想的合力、推进解放思想的实践。
——以人为本求先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突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跃升。以人为本求先行,就是始终要明确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以人为本与发展是第一要务、第一要义辩证统一,完整表述了发展的前提、发展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我们讲发展为了人民,就要用发展的先行来带动成果的共享,以发展的先行来带动民心的凝聚;我们讲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在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方面,在依靠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方面,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能够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民心的凝聚来推动发展的先行。
——好字当头求先行。好字当头、好字优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和本质要求。好字当头求先行就是在推动发展中强化好的意识、好的观念、好的要求、好的标准。好的基础是发展,好字要在发展中来体现,质量、效应、层次要在发展中提升,结构调整要在发展中来进行;好的方法是统筹,要统筹发展、统筹兼顾、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我们要更多地关心质量、效应、生态,更多地关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更多地关心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问题,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运作好、体现好。
——持续运作求先行。持续运作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经验。持续,就是持之以恒、一如既往、一以贯之,这是先行的保障,是先行的基础;运作,体现贯彻落实,体现能力水平,更多的是研究怎么去做,怎么来落实。我们讲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最后都要落实在持续运作上。持续运作是实践要领,也是领导方法;是工作要求,也是作风能力;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目标。我们要围绕全局持续运作、准确站位持续运作、依法依规持续运作、注重实效持续运作,以持续运作的实效来保证先行。
四个意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福建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四个重大意义: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有利于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五缘六求:福建用来定义闽台关系的特定词语。“五缘”指闽台之间历史上存在着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亲密关系,它们都是割不断的;“六求”指闽台之间今后进一步拓展关系、推进交流合作的六个方面,即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八项举措: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建设文化强省。
九大支撑: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优势独特的闽台交流合作支撑体系、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支撑体系、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支撑体系、构建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区港联动:是指进一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将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覆盖到港区,实现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拓展和提升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区港联动是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通行模式。2004年国家批准我省厦门的象屿保税区与东渡港区实行“区港联动”试点,2006年3月正式封关运作。
循环农业:是指按照循环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经济有机融为一体、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农业经济和生产形式。循环农业有着一般循环经济的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水、土地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再利用,提高服务农业的生产资料产品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三是资源化,农业产品和废弃物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西三角经济圈
在由城市节点、城市群带动国家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指导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的迅速崛起,我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已浮出水面,这三大城市群,就是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辐射效应十分明显。但这三个增长极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梯度推进,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需要也必然会形成一个与之相应的增长极,那么,第四增长极在哪里?
2009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西三角经济圈”概念,标志着“西三角”从学者讨论的范畴正在变成政府行为,并有可能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西三角”的战略意义何在,其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相对于其他潜在竞争对手,“西三角”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需要进行从理论到实证的分析。
一、方向确定格局:“西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进入新世纪,随着发展重心从东部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推进,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均衡,东(上海浦东)西(成渝)南(粤港澳)北(天津滨海)中(武汉和长株潭)兼顾的国家改革试点版图初步建立,博弈中的各方也展开合纵连横,经济要素跨行政区域关联,城市群内产业互补,极核作用不断强化,各方都期望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经过近年来的融合与发展,已经产生了“双核共振”的效果。但是,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已形成的增长极来说,仅靠成渝联手还难以形成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有效载体,成渝还需要寻找另外的经济伙伴,共同构筑西部地区稳固的战略支撑极点。从地理分布上看,第一个“西三角”实质是“中西三角”,因为湖北宜昌地区为中部,第二个“西三角”则为“西南三角”,第三个“西三角”则是贯穿南北、涵盖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区的“大西三角”。
从战略上来看,3个“三角”都有一定的战略指向,而“大西三角”的战略高度最高、格局最大:“西南三角”是成渝经济带的扩展,有利于整个西南地区经济的梯度推进;“中南三角”立足三峡库区发展,使长江中上游逐步联成一片;“大西三角”则将整个西部最具战略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区域联在一起,以此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开发、发展。
从地理距离和受益地区看,“西南三角”直接受益地区是重庆和贵州,四川受益相对较小;“中南三角”直接受益地区涵盖重庆东北部和湖北西部的使长江中上游地区,四川受益相对较小;“大西三角”横跨西北和西南,直接受益地区包括川东、川北、陕南、渝东北等地区。由此可见,“大西三角”使各方都能够在其中收益,受益面较广,能够产生更强的经济激励。从经济增量上看,“西南三角”经济圈相比成渝经济带所产生的人口增幅最大,但所产生的资本累加效应(包括: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等)和总量扩大效应(包括:GDP、人均GDP等)并不明显,相反,人均GDP反而下降10%,因而,“成渝+贵州”并不是第三“极点”的最佳选择;相比之下,“中西三角”经济圈所能带来的财富效应和总量效应则相对优于“西南三角”,人均GDP、财政收入、居民储蓄余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项指标均高于“西南三角”;不过,无论“西南三角”经济圈还是“中西三角”经济圈,在经济总量的提升、财富效应的扩大、人才资源的聚集等方面,都远逊于渝川陕组成的纵跨整个西部“西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带与关中经济带加起来所形成的经济规模和财富效应足以与任何潜在的“第四极”竞争者抗衡。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虽然西三角经济圈在经济总量(GD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方面略逊于大东北经济圈和大中南经济圈,但总体上三个“准第四极”在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等指标上差距不大,可以说势均力敌,旗鼓相当,都有潜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综上所述,重庆、成都、西安组成的“西三角”在战略上突破了秦岭屏障,由局限于西南向西南西北联手的视野拓展,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便于联合起来进行经济的整合和提升,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出引擎和龙头,使整个西部地区有了战略上的最佳支撑。
二、实力决定地位:“西三角”成为经济“第四极”的实证比较
“经济圈”概念起源于1957年法国经济学家戈特曼(Cottman)提出的“大城市群”学说,他认为经济圈是指在具备特定条件地区出现的、沿着特定轴线发展的巨大的核心城市系统,其本质特征是高度密集性。“增长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在著名论文《略论增长极概念》中写道:“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经济圈都能成为经济“增长极”,也不是经济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极。成为经济增长极的关键是看该区域中心地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程度,即:核心区域的辐射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协调、具备凝聚和扩散效应的区域发展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
(一)极点的辐射强度。极点即辐射源,是指在区域经济中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极点的经济辐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溢出”效应,一方面是当极点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一部分产业和技术就会向周边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极点的经济规模越大,其对周边地区的产品的吸纳消化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极点经济规模越大辐射强度也越强,带动周边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也越强。
通过对比,重庆-成都-西安形成的西三角经济“极点”,在12项评价指标中,“极点”经济总量排第一的有7项(人口数、客运量、货运量、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而在“占本经济圈比重”中,有10项排名第一,这充分表明重庆—成都—西安在整个西三角经济圈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相对于其他经济圈“极点”的比较优势。
(二)极点间的紧密程度。经济圈的范围大小和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极点”间的亲密程度,这包括:一是极点间的交通距离:极点间建立起发达的公路、铁路网,可以尽可能地缩小极点与周边地区的距离,减少辐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辐射效率;二是极点间彼此的协作程度:极点间的向心力和彼此协作有力于增强整个经济圈的产业聚集和经济合作。从极点间的地理距离看,三个经济圈极点间的距离都在“8小时经济圈”以内;按照航空上的经济半径计算,三个经济圈极点间都在1小时半径内。可以说,三个经济圈都具备成为大的经济增长极的交通条件,相比之下,西三角相对薄弱,建立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使成渝到西安的铁路3小时通达是当务之急。
从极点间的向心力来看,三个经济圈内中心城市间的向心力差别很大:(1)东北经济圈:同室操戈。虽然均为老工业基地,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远没有那么密切,仅辽宁就形成了两个经济中心,一是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6个城市组成;二是以大连为龙头,丹东和营口为两翼的辽南沿海经济区。(2)西南经济圈:离心离德。除武汉外,另外2座城市的目光已经被其他经济圈所吸引,南昌向着长三角经济圈,而长沙向着珠三角经济圈,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比之1980年代的武汉经济协作圈,大圈的认同感已是大打折扣”,武汉成为中国的第四极,眼下我们还看不出任何曙光。(3)西三角经济圈:渐行渐近。成渝经济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产业的互补性强,但成渝与西安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相对薄弱,加强成渝与西安的合作成为“西三角”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三)地区之间的产业联系。产业相似系数是衡量地区间产业联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征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定量测度表明:大东北经济圈内,辽宁与吉林之间的产业结构具有密切的联系和一定的互补性,而辽宁与黑龙江、黑龙江与吉林之间产业联系并不密切,产业整合整体上任重而道远;大中南经济圈之间的产业联系过于密切,甚至产业结构高度趋同,使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出现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因而大西南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同样存在大规模整合的必要;相比之下,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相似系数较为合理,西安、成都和重庆均是我国三线军工企业较集中地区,产业之间有着历史性地紧密联系,例如飞机制造业、机械制造等等产业实力雄厚,建成“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链即进行新的产业整合与分工已具备了基础条件。宝成、西康和襄渝铁路承接了作为西南两大中心——成都和重庆与西北经济重心西安间的经济联系,三大城市的融合,不仅聚集了西部经济最优质的资源和优势,而且,可以成为引领西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不过,西三角三大“极点”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重合(表7)。当前在重庆、成都和西安的发展战略中,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最大的商业中心,以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和冶金三大支柱产业,此外有电子信息、金融和商贸等重要产业,著名企业有重钢集团、特钢集团和西南铝厂等;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以航空、机电、冶金、化学、轻纺为支柱产业,此外还有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酒业、中药业等;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以能源、机械、电子、纺织、航空、航天、食品、烟草、医药和化工等为产业支柱。三地许多支柱或重要产业是重合的,这其实是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如化工和电子被三地同时列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为此三地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制定互不相同的支柱产业以错位发展。
(四)圈层结构和经济纵深。以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极需要有梯度渐次推进的圈层结构和广阔的战略纵深。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图2),大东北经济圈的第一圈层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西部,第二圈层为中俄边境、中朝边境等东北亚地区;大中南经济圈的第一圈层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第二圈层为安徽、河南;西三角经济圈第一圈层为重庆、四川、陕西三省,第二圈层为整个西部12省,第三圈层有可能向南亚、东南亚、中亚地区适当延伸。相比之下,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纵深最为广阔。综上所述,在三个“准第四极”中,“西三角经济圈”的总体优势和相对劣势并存。在“极点”的经济辐射强度、向心力、产业联系等方面,“西三角”相对于其它经济圈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最具备成为经济增长极的条件。同时,“西三角”在区域经济总量方面、成渝与西安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区域内产业整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整合创造未来:构建西三角经济圈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西三角经济圈”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必然要赋予它改革发展的新内涵,进行整合、统筹、协调与创新。
(一)整合:加强跨行政区整合力度,形成推动区域发展的合力整合,包括政策整合、基础设施整合、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市场整合。整合是西三角能量聚合、优势互补、形成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源泉所在,也是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一,建立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平台,绘就区域一体化时间表。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政府间政策上的整合与行动上的协同。实施“西三角”经济圈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的区域动力新机制,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使其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成为推动西部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引领西部经济稳定、高速、持续发展的领头羊。从政府层面的整合功能来看,关键是要构建整个经济圈层面的合作、协调与整合平台,如:可以设立“西三角经济圈政府协调中心”,使其不仅具有论坛、沟通功能,还必须赋予其规划和执行功能。其成员可考虑包括经济圈内的省级、市级成员,地点可以设置在经济圈的首位中心城市重庆,在职能定位上具有都市经济圈公共权力协调机构的性质,对于涉及共同利益的一些地方重大决策具有协调、建议和否决权。在此基础上,逐步创新一般城市各级政府公共管理协调制度。一般城市各级政府在分立的行政区基础上,随着一体化的进程,及时地、相应地逐步创建起适应一体化进程要求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内在机制,通过公共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制定出适合都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和制度规范,最终实现经济圈组织体系内的超越行政区的协调和管理。
第二,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南北联动、相互衔接的一体化网络。“西三角”经济圈的崛起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三大经济增长极,它是在一个相对低发展阶段和收入水平的起点上开始经济一体化的,它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群的基础相对薄弱,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破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理性障碍。同时,“西三角”经济圈要作为经济“增长极”必然要承担辐射带动的功能,即:以重庆、成都、西安三座城市为“极点”,以渝、川、陕三省份为腹地,而产生一个强大的辐射区,其首先辐射的是甘肃、贵州、湖北和湖南,其次辐射的是云南、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和西藏,要发挥这些作用,必须借助于交通建设。
为此,在对经济圈基础设施系统特别是交通运输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市政设施系统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经济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目标,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立相互衔接并服务于各方的管理体制。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说,首先,建立3个“极点”之间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城际铁路网络;其次,建立江海联动、横贯东西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将西安地处欧亚大陆桥节点的铁路优势与重庆居于长江上游的水运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形成通过重庆沿长江实现与长三角经济区互动,向东南方与“泛珠三角”互动,通过西安向东北延伸实现与环渤海经济圈互动的交通体系。再次,建设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第三座欧亚大陆桥,实现东西部的高效连接。
第三,进一步加强经济区内的产业整合,促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各个城市间要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区内的协调,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实现大跨度、宽范围的生产力重组和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第四,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2个到3个的核心城市;二是要有一系列与核心城市相联系的次核心城市;三是中心城市与次核心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企业、产业和市场的密切联系。为此,要根据“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态势,结合成都、重庆和西安产业发展特点,一方面使其内部三大都市之间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快辅助产业转化基础。另一方面三大都市与次级城市之间经济功能定位要相互补充,尤其是城市产业间产业链整体的有效配置,使生产、科研和销售在区域形成最佳的配置。如次级城市中重庆的万州、江津、长寿,四川的绵阳、德阳、南充,陕西的宝鸡、杨凌、汉中等各城市间形成向重庆、成都和西安核心城市研发创新服务的试验推广基地和生产服务基地,实现“西三角”经济圈的生产、研究开发和销售良性体系。
(二)创新:构建内生性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增长极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创新是西三角培育活力、动力和衍生能力,进而提升区域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提。西三角地区“三线”企业比重较高,体制和行政壁垒较多,市场化程度偏低,尽管这一地区聚集着厚重的优质资源,但能量远没有充分释放,经济运行和某些社会经济活动还主要靠政府动员,要素配置及流动性较弱。要实现西三角经济的全面腾飞,必须构建内生性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一,启动和释放民间和市场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地区制度变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西三角的崛起首先要启动民营经济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沿海经济圈相比,西三角的经济总量、增长幅度、涉足领域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均存在较大的差距。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一条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支持区域创新的新路子,充分利用西三角优质资源和产业组织优势,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创新能力整合启动内生性的创新之路。
第二,创新区域内部的城乡统筹模式,推动区域全面协调发展。“西三角”经济圈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大城市带大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贫困面大、城市化水平低、整体环境闭塞等方面的因素,使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日益增大。2007年6月,重庆、成都共同被命名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主要任务就是推进以“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步伐”为核心内容的“城乡管理制度改革”。“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就是要以市场化为先导,大力发展工业化,从而推动城市化,多方面、多渠道分流过剩劳动力,使丧失了自己过去的生存空间的人们(退耕还林后的剩余农民、裁军后的军转干部、国企下岗职工、库区移民)重新找到出路。目前,重庆为解决此问题,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定位为“第一经济”,并推出了“一圈两翼”战略,要求“两翼”每年转移30~40万青壮年农民到“一圈”中去工作,未来5年将实施200万农村人口的转移,而留下来的少数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有望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待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种将“小马拉大车”转化为“大马拉大车”的方式值得川陕借鉴。
第三,进行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经济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更要有适合本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机制。长三角经济圈以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特色,珠三角经济圈是以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色,环渤海经济圈则是以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特点。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上,长三角经济圈属投资拉动型,珠三角经济圈是出口拉动型,环渤海经济圈则属内需拉动型。在动力机制方面,长三角经济圈显示了民资主导型,珠三角经济圈以外资推动型为主导,环渤海经济圈则是国资主导型。“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产业选择应以机械制造为重点,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主导,以新材料产业为突破来构建“西三角”经济圈产业新型结构。在能源、资源产业中,重点是煤、气、电、油产业的系列深度开发和产业链的延长以及绿色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在机械产业中,充分发挥“西三角”机械产业基础好,军工产业实力强优势,形成“西三角”经济圈机械产业集群。在新材料产业中重点发展钒钛、稀土等资源和新功能材料的开发利用,着力培育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而在增长源泉和动力机制方面,“西三角”经济圈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以投资拉动和内需拉动为主导,以出口拉动为突破口。在动力机制上则要将民资、外资和国资推动型相结合。
第四,进行科技和产业创新,打造西部地区“创新极”。西三角区域内云集了众多国家和部属高等院校和国家科研机构,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力量最集中地区。若能将三大都市的科技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和高效协作,其科技力量并不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区域之下,从而为区域科技引领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军工出身使西三角拥有深厚的制造传统和制造能力,产业创新应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发挥西安、重庆、成都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速创建复合创新集群,进行产业组织再造,培育新兴产业。
发现相似题
与“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